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匡床的意思、匡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匡床的解釋

安適的床。一說方正的床。《商君書·畫策》:“人主處匡牀之上,聽絲竹之聲,而天下治。” 漢 桓寬 《鹽鐵論·取下》:“匡牀旃席,侍禦滿側者,不知負輅輓船,登高絶流之難也。” 王利器 校注:“《淮南子·主術篇》曰:‘匡牀蒻席。’今案 高誘 注曰:‘匡,安也。’《莊子·齊物篇》:‘與王同筐牀。’《釋文》雲:‘本亦作“ 匡 ”’, 司馬 雲:‘安牀也。’一雲:‘正牀也。’” 唐 劉禹錫 《傷往賦》:“坐匡牀兮撫嬰兒,何所匄沐兮,何從仰飴。”《醒世姻緣傳》第一回:“書房中匡牀羅帳,藤簟紗衾。” 清 董道權 《王麟友同宿客舍志感》詩:“鼓聲坎坎下三四,解衣滅燭眠匡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匡床是漢語中一個曆史悠久的古語詞,特指一種方正、安穩而舒適的床具。其詳細釋義如下:

  1. 核心釋義

    指方正、安適的床。其核心特征在于形狀規整(方或矩形)且能提供安穩、舒適的休憩體驗。該詞蘊含古人對家具實用性與舒適性的追求,常用于形容休憩環境的雅緻安穩。來源依據:《漢語大詞典》對“匡床”的釋義明确為“安適的床。一說方正的床”。

  2. 詞源與早期文獻出處

    “匡”字本義有“方正”、“端正”之意(如《說文解字》:“匡,飯器,筥也。”引申為方正),引申為“安穩”、“安適”。“匡床”一詞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典籍:

    • 揚雄《法言·寡見》:“震風陵雨,然後知夏屋之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後知聖人之為郛郭也。” 晉代學者李軌注:“郛郭限内外,禦奸宄;聖人崇仁義,正愆違。亦猶匡床平席,無奧草之穢也。” 此處李軌以“匡床平席”比喻聖人提供的安穩庇護,是“匡床”形容安穩舒適環境的重要早期書證。來源依據:揚雄《法言》及李軌注的文獻記載。
  3. 形制與象征意義

    雖常被理解為“方床”,但“匡”更強調其安穩、舒適、規整的特性,而非嚴格限定為幾何方形。在古代文學中,“匡床”常與“蒻席”(香蒲草席)等并提,象征甯靜、雅緻的生活場景或休憩狀态。例如《莊子·齊物論》雖未直接使用“匡床”,但其描述的“隱機而坐”意境常被後世與安適的“匡床”意象相聯繫。來源依據:古代文獻中“匡床”的常見搭配及文化意象分析。

  4. 經典引用示例

    • 《淮南子·主術訓》:“匡床蒻席,非不甯也,然民有處邊城,犯危難,澤死暴骸者,明主弗安也。” 此句以統治者安坐舒適的匡床蒻席,反襯其心系邊疆危難之民,凸顯“匡床”代表安逸的典型意象。來源依據:《淮南子》原文記載。
    • 清代王念孫《廣雅疏證·釋器》對古代床具的訓诂中亦涉及“匡床”,佐證其作為特定床具名稱的合法性。來源依據:王念孫《廣雅疏證》的考據内容。

“匡床”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定義為方正安穩、舒適安適的床具。其詞源可溯至漢代,并在《法言》李軌注、《淮南子》等早期文獻中得到運用,常作為安逸、雅緻生活環境的象征。該詞體現了古人對家居器物在實用功能(安穩)與精神體驗(舒適)上的雙重追求。

網絡擴展解釋

“匡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安穩、舒適的床具,通常由竹、藤或繩索等材料編制而成。部分文獻解釋為方正的床。

二、文獻溯源

  1. 《淮南子·主術》提到“匡床蒻席,非不甯也”,說明其舒適特性。
  2. 《商君書·畫策》記載“人主處匡牀之上,聽絲竹之聲”,體現其與身份地位的關聯。
  3. 《初刻拍案驚奇》描述“擎起一張匡床來與舉子自睡”,反映實際使用場景。

三、詞義辨析

存在兩種解釋差異:

四、特殊語境延伸

在成語“相棄于匡床”中,引申為夫妻關系破裂的象征場景(如提及的“舒適環境中分離”)。但需注意此類用法屬于特定語境下的文學化表達,非詞語本義。

五、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按壓白墨謗誣便巧比肩繼踵博進菜戶镵鍼蟲牢蟲尾詞不逮理促恰鼎薦短犢堆積放款飛鳥驚蛇狠強懽然渾渾泡泡混沄将護驚慚靜志進突進俎酒望子羁鞅菊天鞫為茂草枯筆潰裂攬貨老易理幹靈談鬼笑羅謗冒雨懑煩蜜供默不做聲譬執淺劣綦巾颀省如弟聲譽大振沈淪逝息獸角睃望擡筐貪婪無厭兔頭獐腦吾當霧集無絶忤色鄉往西湖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