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君的意思、都君的詳細解釋
都君的解釋
(1).古稱諸侯。《孟子·萬章上》:“謨蓋都君鹹我績。” 孫奭 疏:“都君,即 象 稱 舜 也。然謂之都君者,蓋以 舜 在側微之時,漁 雷澤 ,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以此遂因為之都君。”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君》:“人臣稱君,自 三代 以前有之。《孟子》:‘ 象 曰:謨蓋都君。’” 黃汝成 集釋引 閻若璩 曰:“是時, 舜 已為諸侯,故曰都君,非人臣也。” 明 呂天成 《齊東絕倒》第一出:“ 虞帝 做都君時, 瞽叟 怎麼要害他?”
(2).指帝王。 明 李贽 《富國名臣總論》:“獨有富商大賈,羨天子山海陂澤之利,以自比于列侯都君,而不以佐國家之急,果何説乎?”
詞語分解
- 都的解釋 都 ū 大都市:都市。都會。通都大邑。 一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國都。京都。建都。 美好:“雍容閑雅,甚都”。都麗。都雅。 總:都為一集。 居:“都卿相之位”。 古代稱頭目、首領。
- 君的解釋 君 ū 封建時代指帝王、諸侯等:君主。君子(a.舊指貴族、統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國君。君權。君臨。君側。 古代的封號: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長安君。 對對方
網絡擴展解釋
“都君”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和文獻來源有所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古稱諸侯或帝王
這一含義源自《孟子·萬章上》及後世注疏,指代古代有威望的統治者。例如:
- 《孟子》中的舜:舜因治理有方,三年内使居所發展為都城,故被稱為“都君”()。
- 明代文獻中的帝王:李贽在《富國名臣總論》中以“都君”指代帝王,強調其權威性()。
2.現代引申的夫妻關系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夫妻恩愛、相互體貼的狀态,強調婚姻中的溫馨細節()。這一用法可能為現代賦予的引申義,古典文獻中未明确提及。
補充說明
- 詞源結構:“都”有聚集、統領之意,“君”指君主或尊稱,組合後既可指實際統治者,也可抽象為親密關系中的主導者()。
- 争議性:帝王/諸侯的解釋在古籍中更常見,而夫妻關系的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可能屬于現代拓展用法。
建議參考《孟子》及漢典()等權威文獻深入理解古典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都君(dū jūn)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拆分為“裡”和“者”兩個部分。其中,“裡”是指在内部或者内心方式;“者”表示被做某事的人。該詞的意思是“内心裡的人”或者“心靈深處的人”。
根據部首,都君的拆分為“阝”和“者”。其中,“阝”是一個漢字的部首,表示與城市或者防禦有關的概念;“者”表示表示被做某事的人。
都君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它的繁體字形為「都兒」。在古時候,這個詞的寫法略有不同。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時候的寫法為「館君」。例如,在古代文獻《紅樓夢》中可以見到這個寫法。
以下是幾個使用都君這個詞的例句:
1. 他是一個很有思想深度的都君。
2. 在世人的面前,他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他内心是個都君。
一些與都君相關的組詞有:都市、都心、都府、都邑等。與都君近義詞有:思想深度、内心深處、心靈裡等。反義詞可以是表面淺薄、膚淺的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