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全身的意思、全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全身的解釋

(1) [all over the body;the whole body]∶整個身體

她全身都疼

(2) [endash]∶外文活字一個字母的長度(m字寬),為破折號一半的短劃線

詳細解釋

(1).保全生命或名節。《詩·王風·君子陽陽序》:“君子遭亂,相招為祿仕,全身遠害而已。” 三國 吳 張悛 《為吳令謝洵求為諸孫置守冡人表》:“若使 羽 位承前緒,世有哲王,一朝力屈,全身從命,則 楚 廟不隳,有後可冀。” 北宋 王禹偁 《四皓廟碑》:“是知先生之出,非獨謀 漢 也,實将救時也。先生之退,非獨全身也,亦将矯世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適間這位貴友,途路之中,如此輕薄無狀,豈是個全身遠害的君子。”

(2).整個身體。 茅盾 《子夜》三:“她用一個腳尖支持着全身的重量,在那平穩光軟的彈子台的綠呢上飛快地旋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全身”是現代漢語中表示人體整體狀态的複合名詞,由“全”和“身”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該詞包含三層核心含義:

  1. 基本釋義

    指從頭到腳完整的人體軀幹,如《黃帝内經》所述“五髒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中體現的中醫整體觀概念,強調人體各部位的相互關聯性。

  2. 詞源結構

    “全”字在甲骨文中作“”,象形容器盛物完整之态,《說文解字》釋為“完也”;“身”字金文作妊娠之形,後引申為軀體總稱。二字組合最早見于《莊子·外物》“全身葆真”之說,體現道家養生思想。

  3. 引申應用

    在醫學領域特指未受局部損傷的機體狀态,如《中華醫學百科全書》将“全身麻醉”定義為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帶來的整體知覺喪失。文學語境中則衍生出“全身心投入”等修辭表達,魯迅在《野草》題辭中“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即暗含這種生命力的完全釋放。

  4. 語法特征

    可作主語(如“全身顫抖”)、定語(如“全身檢查”),與“局部”構成反義關系。量詞搭配具有靈活性,既可用“個”(整個全身)也可省略量詞(如“檢查全身”)。

  5. 文化意象

    《周易·系辭下》以“近取諸身”建立天人對應體系,《黃帝内經·素問》更發展出“頭圓象天,足方象地”的全身宇宙觀,這些傳統文化認知至今仍影響着中醫診斷學的整體辨證思維。

網絡擴展解釋

“全身”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有以下幾種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整個身體,從頭到腳的所有部分。例如:

    • “醫生建議做一次全身檢查。”
    • “他全身濕透了。”
  2. 引申為“整個人的力量或精力”
    在特定語境中,可表示投入全部身心。例如:

    • “全身心投入工作”指集中所有精力和情感完成某件事。
  3. 成語或固定搭配中的用法

    • 全身而退:指在複雜或危險的情況下安全退出,未受損傷。
    • 全身是膽:形容人極其勇敢,毫無畏懼。
  4. 藝術或武術領域
    在傳統藝術(如雕塑、繪畫)或武術動作中,常指“整體協調性”。例如:

    • “這個武術動作需要全身發力。”
  5. 與“局部”相對
    強調整體性而非某一部分。例如:

    • “治療需考慮全身健康,而非僅針對症狀。”

常見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暧暧安隱百堕俱舉保薦不務正業彩繪常時楚狂士慈保從天而下電征彫摧跮踱都盧緣方駕飛句粉沸高録觥船估逼過迷和堇歡迸亂跳忽雷腳蹤寂曆寂寥鏡套戟吻箕箒之歡均勢來得及老瓦流謙流素篾索明糚密塗碰壺痞硬潛搆全唐詩區區碌碌日天子如幹尚書唦啞生願沈瘵時協實用主義石尤風十姊妹遂心素霓擡炮頭曼讬援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