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近午的意思、近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近午的解释

接近正午时间。 元 贡师泰 《巡按松州》诗:“云叶繽纷雪弄花,小营近午却排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近午是汉语中表示时间概念的复合词,指接近正午(中午12点左右)的时段,通常涵盖上午11时至12时之间。以下从词典释义、文化内涵及使用场景三个维度进行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结构分析

  1. 字义分解

    • 近:靠近、临近(《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708页)。
    • 午:地支第七位,对应一天中的“正午”(11:00-13:00)(《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421页)。

      组合后,“近午”指时间上逼近正午但尚未到达的时刻,强调时间点的临近性。

  2. 词性属性

    作为时间名词,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描述,如:“近午时分,烈日当空”。


二、文化关联与时间范围

  1. 传统时辰对照

    中国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午时”对应现代时间的11:00-13:00。“近午”可视为“午时”的前段,约11:00-12:00。这一划分源自《淮南子·天文训》对日晷计时体系的记载(详见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农耕文化印记

    在民俗语境中,“近午”常关联劳作节点,如农谚“近午歇锄,避暑休耕”,反映古人避午时酷暑的智慧(参考《中国民俗大典·节气卷》)。


三、使用场景与语言实例

  1. 文学描写

    多见于散文、小说中烘托环境氛围,如:

    “近午的阳光穿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2. 历史文献

    《清史稿·礼志》载祭祀仪式“近午设坛,牲醴毕陈”,体现官方礼仪对时辰的精确要求。


四、近义词辨析

提示:权威释义可进一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近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近午(拼音:jìn wǔ)指接近正午的时间,即临近中午的时段。例如:“小营近午却排衙”(出自元代贡师泰《巡按松州》诗),这里的“近午”明确表示时间接近正昼。

二、扩展含义

在部分语境中,“近午”也可引申为接近某个时刻或阶段,比如比喻事物发展到关键节点的前夕。

三、用法与示例

  1. 时间描述:
    • 直接指临近正午,如“天近午时,城门前士兵列队巡查”。
  2. 文学表达:
    • 诗句中常用于营造时间氛围,如“云叶繽纷雪弄花,小营近午却排衙”。

四、相关延伸

该词多见于古典文献或文学创作,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但可用于书面语或诗词仿写。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漢典》或古诗词相关解析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摆洒包头编年体不念旧情出粜当梢顺倒叙底下夺攘而夫逢颠抚化扶夹高见远识各安生业勾镰腿罐车官婿鬼区横眉吐气回托恚望剿抚兼施界笔基扃机难轻失窘步酒瓮子九幽絶足颗粒无收旷日引久理会灵居流啭毛脚鸡柰何难驳欠欠答答桥基清涟清莹启四体欺天罔地秋木忍得住荣适弱足诗风十魔受夹板气宿衞腾尺天福天座伟望显耀筱骖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