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課率的意思、課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課率的解釋

督率。 南朝 梁 蕭子顯 《禦講摩诃般若經序》:“遠近百姓,願為邑節,欣欣請受,争取福分,不待號令,不須課率,黍稷馨香,如期即至。”《舊唐書·良吏傳下·陽峤》:“時學徒漸弛, 嶠 課率經業,稍行鞭箠,學生怨之。” 宋 葉適 《蔡知閣墓志銘》:“親至學宮,課率諸生,勸教有義,士人興起。”

指征收稅金。率,稅率。《資治通鑒·後漢隱帝乾祐二年》:“ 西京 留守、同本章事 王守恩 ,性貪鄙,專事聚斂,喪車非輸錢不得出城,下至抒廁、行乞之人,不免課率,或縱麾下令盜人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課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曆史文獻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督率(管理、督促)

指對事務或人員的監督、管理,常用于古代教育或公共事務場景。例如:

二、征收稅金

指按照稅率進行賦稅征收,帶有強制性質。例如:

補充說明

部分網絡資料将“課率”解釋為“學習進度和效果”的成語(如),但此用法缺乏權威古籍佐證,可能為現代誤讀,建議以曆史文獻含義為準。

提示: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資治通鑒》《舊唐書》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課率的意思

《課率》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課程安排和上課時間的比率。它可以用來描述學生在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内上課的頻率和時間分配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課率》的拆分部首是言,并且它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課率》一詞是由課和率兩個字組成的。課是指教學安排的單元,率是指比率或比例。将它們結合起來,便成為了課程安排和上課時間比例的含義。

繁體

《課率》的繁體字為課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課和率的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缺乏确切的曆史記載,我們沒有詳細的了解到這些變化。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課率》的例句:

1. 這個學期我的課率比較集中,每天都有很多課。

2. 教學大綱中規定了每門課程的課率。

3. 請确認一下你的課率是否符合學校的要求。

組詞

一些以課率為詞根的組詞:

1. 課程:指教學活動中的一個單元。

2. 課表:指學生在一段時間内的課程安排。

3. 課時:指上課所需要的時間。

近義詞

一些與課率意思相近的詞語:

1. 比例:指兩個或多個事物在數量上的相對關系。

2. 比率:和比例一樣,用于描述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

反義詞

暫無反義詞與課率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