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課率的意思、課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課率的解釋

督率。 南朝 梁 蕭子顯 《禦講摩诃般若經序》:“遠近百姓,願為邑節,欣欣請受,争取福分,不待號令,不須課率,黍稷馨香,如期即至。”《舊唐書·良吏傳下·陽峤》:“時學徒漸弛, 嶠 課率經業,稍行鞭箠,學生怨之。” 宋 葉適 《蔡知閣墓志銘》:“親至學宮,課率諸生,勸教有義,士人興起。”

指征收稅金。率,稅率。《資治通鑒·後漢隱帝乾祐二年》:“ 西京 留守、同本章事 王守恩 ,性貪鄙,專事聚斂,喪車非輸錢不得出城,下至抒廁、行乞之人,不免課率,或縱麾下令盜人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課率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彙,主要在古代文獻中使用,其核心含義與賦稅的征收标準或比率相關。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1. 作為名詞:指征收賦稅的比例或額度

    指官府依據法令或政策規定,向民衆征收賦稅的具體比率或數額。例如在農業稅中,可能指按土地面積或收成比例征收的稅額标準。此用法強調稅制的量化規定。

  2. 作為動詞:指按規定比率征收(賦稅)

    指官府執行征稅的行為,即依據既定的稅率或标準來征收賦稅。此用法強調征稅的動作和依據。

權威來源與引用:

“課率”是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内涵始終圍繞賦稅的征收标準、比率或依據該标準進行征收的行為,主要見于記載古代經濟、財政制度的史書典籍中。

網絡擴展解釋

“課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曆史文獻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督率(管理、督促)

指對事務或人員的監督、管理,常用于古代教育或公共事務場景。例如:

二、征收稅金

指按照稅率進行賦稅征收,帶有強制性質。例如:

補充說明

部分網絡資料将“課率”解釋為“學習進度和效果”的成語(如),但此用法缺乏權威古籍佐證,可能為現代誤讀,建議以曆史文獻含義為準。

提示: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資治通鑒》《舊唐書》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邊略熛怒避賢驿殘山長材池北偶談稠沓傳騎辭去貸赀黮黭道不同不相為謀倒箱會大使者答揚點花茶遞換堵噎婦功涆涆寒竹浩裾壞色回環會稽減徹角頭寄觀鏡光箕業诓吓臨書逆差孽障霈霈牽弋鏒金僑躆請春客秦女瓊芳攘患瑞彩上限傷憂石峯食古如鲠屍素衰氣水底摸月書棚本疏食飲水四海之内皆兄弟頌僖泰嶽山同門録同辇違廢賢内助小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