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帝王賜死之酒。《晉書·後妃傳上·惠賈皇後》:“ 倫 乃矯詔遣尚書 劉弘 等持節齎金屑酒賜後死。”亦省作“ 金屑 ”、“ 金酒 ”。《三國志·魏志·高柔傳》:“帝不聽,竟遣使齎金屑飲 晃 及其妻子,賜以棺、衣,殯斂於宅。”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九:“ 賈後 服金酒死, 賈午 考竟,用大杖終。” 唐 劉禹錫 《馬嵬行》:“貴人飲金屑,倏忽蕣英暮。”
“金屑酒”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境:
定義與用途
金屑酒是古代帝王賜死大臣或皇室成員的毒酒,常見于宮廷鬥争。例如,晉朝“八王之亂”中,賈後(賈南風)被趙王司馬倫矯诏賜金屑酒而死。
毒性來源
其毒性主要源于金屬成分:
文獻記載
《晉書》《三國志》等史書均有記載,如魏國高柔之子高晃被賜“金酒”自盡,印證其作為政治工具的作用。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貴重珍稀的酒品”,以金屑比喻珍貴。此用法可能源于唐代楊炎的典故,但缺乏廣泛曆史佐證,或為後世衍生含義。
《金屑酒》是一個詞語,指的是一種以酒為主要成分的飲品。這種飲品具有金色的色澤,仿佛閃爍着金屑一般,因此得名。
《金屑酒》的部首為「金」,筆畫數為8畫。
《金屑酒》一詞最早出現于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中。在小說中,它被描繪為貴族或富商喜歡的一種高檔飲品。
《金屑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金屑酒」。
在古時候,「屑」字是由「土」和「肖」兩個部首組成的,字形較為複雜,寫作「屑」(土字旁上半部是「從」,下半部是「土」;肖字旁也被稱為「宀字旁」,即上半部分是「宀」,下半部分是「小」)。
1. 昨晚在餐廳喝了一杯金屑酒,味道非常香甜。
2. 他特意買了一瓶金屑酒,以備朋友們的來訪。
金屑、金酒、屑酒
金碎酒、金粉酒
清酒、白酒、淡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