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名。即 維摩诘 大士。維摩,意為淨名。《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 金粟 來儀” 李善 注引《發迹經》:“ 浄名大士 是往古 金粟如來 。” 唐 白居易 《内道場永讙上人就郡見訪善說<維摩經>臨别請詩因以此贈》:“正傳 金粟如來 偈,何用 錢塘 太守詩?” 清 龔自珍 《露華》詞:“是 金粟如來 ,好相曾現。”
“金粟如來”一詞包含佛教和文學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佛教含義
指維摩诘居士的前世佛名。維摩诘是佛教經典《維摩诘經》中的核心人物,以智慧辯才著稱。據《發迹經》記載,維摩诘的前身為“金粟如來”,意為莊嚴如金色粟米的佛陀()。唐代白居易詩句“正傳金粟如來偈”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文學引申義
作為成語,“金粟如來”形容詩文或語言優美精妙,兼具莊嚴與細膩之美。其中:
文獻考據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頭陀寺碑文》中“金粟來儀”的表述,唐代李善注引佛典佐證其來源()。但因相關佛經《發迹經》《思惟三昧經》無漢譯本,具體出處仍存争議()。
該詞既特指維摩诘的佛身淵源,又被文人引申為對精妙文采的贊譽,融合了宗教與文學雙重意象。需注意佛教原義與文學引申義在使用場景中的區别。
《金粟如來》是一個佛教用語,意為“黃金、白玉、能夠消除衆生痛苦的佛陀”。金粟如來是佛教信仰中的一個神靈,被視為覺者和救世主。
《金粟如來》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金(金字旁),它屬于金屬部首。金粟如來的總共有10個筆畫。
《金粟如來》一詞來源于佛教文化,是佛教經文中出現的一個稱號。佛教中提到了很多如來,每個如來都有不同的名稱和特殊含義。《金粟如來》是其中之一,它象征着光明與智慧。
《金粟如來》的繁體字形狀為「金粟如來」。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常常會有變化。但是《金粟如來》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一直以來都是以「金粟如來」的形式出現。
1. 佛母菩薩是金粟如來的化身。
2. 拜谒金粟如來,可以獲得内心的平靜與智慧。
1. 金剛石如來
2. 金身如來
3. 金陵如來
1. 光明佛陀
2. 大覺者
3. 能滅苦難的佛
1. 紅塵俗事
2. 痛苦之源
3. 無明無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