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 清 魏源 《華山詩》之一:“金秋嚴肅氣,凜然不可容。”《人民文學》1981年第1期:“金秋到了,我沐着溫暖的陽光來到蘋果梨樹下。”
“金秋”指秋季,其含義源于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而非字面意義上的“金色秋天”。具體解釋如下:
根據五行理論(金、木、水、火、土),“金”主管西方與秋季,因此“金秋”即代指秋季。這與四季的方位關聯有關:
許多人誤認為“金秋”是因秋季草木呈現金黃色而得名,但實際這是對詞源的錯誤聯想。古代文獻中,“金秋”僅作為秋季的代稱,如清代魏源《華山詩》中“金秋嚴肅氣”即描述秋季肅穆的氛圍。
現代語境中,“金秋”常用于詩歌、活動名稱等,例如: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詩句或活動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文學引用(如、6)。
金秋,字面意思是“黃金般的秋天”。它由“金”和“秋”兩個字組成。
“金”字的部首是“钅”,它表示“金屬”的意思。它由8個筆畫組成。
“秋”字的部首是“禾”,它表示“莊稼”的意思。它由9個筆畫組成。
“金秋”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長發》:“長發之人,秋以為期。”這裡的“秋”指的就是秋天。
“金秋”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關于“金秋”的寫法,具體變化不詳。
1. 今年的金秋特别美麗,陽光明媚、空氣清新。
2. 金秋時節,豐收的喜悅籠罩着整個村莊。
1. 金色:形容顔色像黃金一樣。
2. 秋遊:指在秋天去遊玩、觀光。
1. 秋天:指的是季節名詞,與“金秋”意思相同。
2. 秋季:也表示秋天。
1. 冬天:秋天的反義詞,表示寒冷的季節。
2. 春天:也是秋天的對立面,表示溫暖的季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