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 清 魏源 《华山诗》之一:“金秋严肃气,凛然不可容。”《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金秋到了,我沐着温暖的阳光来到苹果梨树下。”
“金秋”指秋季,其含义源于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而非字面意义上的“金色秋天”。具体解释如下:
根据五行理论(金、木、水、火、土),“金”主管西方与秋季,因此“金秋”即代指秋季。这与四季的方位关联有关:
许多人误认为“金秋”是因秋季草木呈现金黄色而得名,但实际这是对词源的错误联想。古代文献中,“金秋”仅作为秋季的代称,如清代魏源《华山诗》中“金秋严肃气”即描述秋季肃穆的氛围。
现代语境中,“金秋”常用于诗歌、活动名称等,例如: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诗句或活动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文学引用(如、6)。
金秋,字面意思是“黄金般的秋天”。它由“金”和“秋”两个字组成。
“金”字的部首是“钅”,它表示“金属”的意思。它由8个笔画组成。
“秋”字的部首是“禾”,它表示“庄稼”的意思。它由9个笔画组成。
“金秋”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长发》:“长发之人,秋以为期。”这里的“秋”指的就是秋天。
“金秋”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关于“金秋”的写法,具体变化不详。
1. 今年的金秋特别美丽,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2. 金秋时节,丰收的喜悦笼罩着整个村庄。
1. 金色:形容颜色像黄金一样。
2. 秋游:指在秋天去游玩、观光。
1. 秋天:指的是季节名词,与“金秋”意思相同。
2. 秋季:也表示秋天。
1. 冬天:秋天的反义词,表示寒冷的季节。
2. 春天:也是秋天的对立面,表示温暖的季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