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氛厲的意思、氛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氛厲的解釋

禍害之氣。比喻叛亂。《文選·劉琨<勸進表>》:“自 元康 以來,艱禍繁興, 永嘉 之際,氛厲彌昏。” 呂向 注:“氛,惡氣;厲,危也。謂 劉聰 、 石勒 等昏亂王室也。”《新唐書·楊虞卿傳》:“北虜方梗,西戎弗靖,兩河有瘡痏之虞,五嶺罹氛厲之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氛厲(fēn l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和古典文獻用例兩個維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單字釋義
    • 氛:本義指預示吉兇的雲氣,後引申為氣氛、氣象(《說文解字·氣部》:"氛,祥氣也")。
    • 厲:古通"砺",意為磨刀石,引申為嚴厲、肅殺(《爾雅·釋诂》:"厲,作也")。

      二字組合後,"氛厲"強調環境中肅殺、嚴峻的氣勢,多見于描述戰争或險惡局勢。

二、古典文獻中的核心含義

在《後漢書·仲長統傳》載:"豪傑之戰争,氛厲雲擾",此處"氛厲"指戰争引發的肅殺氛圍,暗含緊張壓迫感。明代宋濂《燕書》亦用"殺氣氛厲"形容戰場肅穆之氣,印證其與沖突、危機場景的強關聯性。

三、現代釋義與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氛厲"屬書面語,釋義為:

形容環境或局勢中彌漫的嚴峻、肅殺之氣,如:"談判桌上氛厲凝重,雙方僵持不下。"

其使用多聚焦于政治、軍事或高壓社會情境,凸顯無形的心理壓迫感(《漢語大詞典》1990年版)。


參考資料:

  1.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2. 《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5.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氛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分析:

  1. 字義分解

    • “氛”指惡氣、不祥之氣,常象征災禍或混亂的預兆;
    • “厲”通“疠”,原指瘟疫,引申為災禍、危險。組合後整體喻指禍亂之氣,多用于描述社會動蕩或叛亂。
  2. 文獻出處
    該詞多次見于曆史文獻,如:

    • 劉琨《勸進表》中“永嘉之際,氛厲彌昏”,指西晉永嘉年間匈奴劉聰、羯族石勒引發的叛亂;
    • 《新唐書·楊虞卿傳》用“五嶺罹氛厲之役”形容南方戰亂。
  3. 綜合釋義
    “氛厲”可理解為因社會動蕩或外族入侵引發的禍亂局面,具有兩層内涵:

    • 字面:災害性氣候或瘟疫;
    • 隱喻:政治叛亂、外族侵擾等重大危機。

由于該詞現代已極少使用,建議在古籍閱讀時結合上下文理解。若需更權威解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中的詞條考據。

别人正在浏覽...

弁論鄙賤撥草尋蛇駁船不着邊際參差竹搐口兒皴疱訂貨都公盹盹扶同剛體割取龔工光燦燦號天河間婦鴻茂鬨騰烘騰騰環連降革膠讓镌識看家本事劣迹昭着靈天表茅扉民詞明來暗往鳥驚魚駭扭動旁縣蓬首屏氣斂息溥覽牽離峭快切悫耆舊期稔岐首熱腸埽穴犂庭繩先啟後十離詩世資叔度陂湖書屋堂報天親蜩螗沸羹統配退謙甕牖繩樞無藝效象亵服諧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