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詩的意思、四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詩的解釋

(1).即四家詩。 魯 《詩》、 齊 《詩》、 韓 《詩》和 毛 《詩》的合稱。 漢 代傳《詩經》的有 魯 人 申培 、 齊 人 轅固 、 燕 人 韓嬰 ,稱“魯”、“齊”、“韓”三家詩,為今文詩學, 兩漢 時皆立于學官, 魏 晉 以後逐漸衰亡。三家詩除存《韓詩外傳》外,馀均亡佚。又有 魯 人 毛亨 ,亦傳《詩經》,稱 毛 《詩》,為古文詩學,先在民間傳授,盛行于 東漢 。 魏 晉 後通行的《詩經》就是 毛 《詩》。四家對詩義的說明、文字的解釋,均有所不同,參閱 清 陳喬枞 《四家詩異文考》。參見“ 毛詩 ”、“ 三家詩 ”。

(2).《詩經》的四體:《風》、《大雅》、《小雅》、《頌》。 唐 許堯佐 《五經閣賦》:“ 虞 、 夏 、 商 、 周 之五典,《國》、《風》、《雅》、《頌》之四詩,既精微之與廣博,莫不森羅而在茲。”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四詩既删,體裁益衍。” 清 錢謙益 《<增城集>序》:“令採風之使進而被之管絃,言之無罪,聞之足戒,豈不足以列四詩之目而稱五諫之首也哉!”

(3).稱《南》(《周南》、《召南》)、《豳》、《雅》、《頌》為“四詩”。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經義》:“《周南》、《召南》、《南》也,非《風》也。《豳》謂之《豳詩》,亦謂之《雅》,亦謂之《頌》,而非《風》也。《南》、《豳》、《雅》、《頌》為四詩,而列國之《風》附焉,此《詩》之本序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詩"是中國古代《詩經》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指《詩經》的四種分類體系。根據漢代以來學者的考釋,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體裁分類說 《詩經》305篇作品按音樂性質分為"風""雅""頌"三大類,其中"雅"又分《大雅》《小雅》,由此形成"四詩"結構。據《中國詩經學》(中華書局,2021)記載,這種分類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二、地域文化說 "四詩"對應不同地域的詩歌傳統:

  1. 《周南》《召南》為代表的"南音"
  2. 《邶》《鄘》《衛》等十五國風
  3. 西周王畿的《大雅》
  4. 宗廟祭祀的《頌》 此說見鄭玄《毛詩箋》及朱熹《詩集傳》,現代學者餘冠英在《詩經選》(人民文學出版社)中進一步闡釋其地域文化特征。

三、今古文經學說 漢代今文經學将"四詩"解釋為魯、齊、韓、毛四家傳詩體系。其中前三家為今文經學派,毛詩屬古文經學派,此說詳載于班固《漢書·藝文志》。上海古籍出版社《詩經注析》對此有專題考辨。

當代《漢語大詞典》(第3版)對"四詩"的釋義綜合了上述觀點,指出該術語在文學史、經學史研究中的雙重内涵。中國社會科學院《詩經研究數據庫》收錄曆代注疏文獻200餘種,為理解該概念提供了詳實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四詩”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學術語境。以下是其主要釋義及背景:

1.四家詩

指漢代傳授《詩經》的四大學派,包括:

2.《詩經》四體分類

指《詩經》的四個組成部分:

3.南、豳、雅、頌的合稱

清代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提出:


補充說明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脈絡,可參考漢代經學史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寶獸貶顔表演藝術並驅不守恒笞诟崇論闳論創端鋤薙雕雕敵騎額外負擔風氣甘餐艮域鈎較桂台海難橫頭橫腦惶汗環瞰互反火德劍函踐石叫嚣澆異節湊九合科甲刻爛礦物兩葉掩目攣株馬妳子魔惑憑幾輕松青帏輕醒秋宮栖住蚺蛇藤三折筆森茂善甲厲兵韶曼束手無計送遣夙緣天朗氣清天門八翼挑饬挺崿土禺人望瘗委陋務成物官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