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桃。《文選·左思<蜀都賦>》:“榹桃函列,梅李羅生。” 李善 注:“《爾雅》:‘榹桃,山桃也。’”
“榹桃”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釋義
榹桃指山桃,屬于落葉喬木,核果呈球形,表面有絨毛,果肉幹燥且離核。這種植物常被用作嫁接桃樹的砧木。
文獻依據
植物特性
與普通桃樹相比,榹桃(山桃)果實較小,適應性強,多野生于山地,是桃樹嫁接的重要基礎樹種。
其他含義
單字“榹”在古籍中還可指木盤,但此義項與“榹桃”無直接關聯。
提示:若需了解榹桃的現代應用或具體嫁接方法,建議查閱植物學專業資料。以上解釋綜合了《爾雅》《康熙字典》及漢典等權威來源。
榹桃(讀音:sī táo)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某種植物的果實。該詞常用于描寫一種具有橙紅色、甜美可口的水果。
榹桃的部首是木(mù),總筆畫數為10畫。
榹桃一詞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具體來源不詳,可能是某個地名或方言詞。繁體字形狀為「槴桃」。
在古代,榹桃的寫法可能存在變異,形狀可能稍有差異。古時的寫法可能參考下圖所示:
圖片:榹桃的古代漢字寫法示例1. 新鮮的榹桃散發着芬芳的香氣。
2. 看着盤子裡擺滿了榹桃,我感到口水直流。
3. 祖父每年都會采摘榹桃,制作成美味的蜜餞。
榹桃樹、榹桃園、榹桃汁、榹桃蜜
桃子、蜜桃、水蜜桃
蘋果、梨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