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惱殺的意思、惱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惱殺的解釋

亦作“ 惱煞 ”。猶言惱甚。殺,語助詞,表示程度深。 唐 李白 《贈段七娘》詩:“千杯緑酒何辭醉,一面紅妝惱殺6*人。” 南唐 馮延巳 《金錯刀》詞:“春光堪賞還堪玩,惱煞東風誤少年。” 宋 辛棄疾 《減字木蘭花·宿僧房有作》詞:“卻恨春風,勾引詩來惱殺翁。”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惱殺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惱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多用于文學表達,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極其煩惱”或“非常惱怒”,其中“殺”為語助詞,無實義,僅用于加強語氣,類似“極”“甚”。例如:

    • 李白《贈段七娘》中“一面紅妝惱殺人”,形容女子的美貌讓人心緒紛亂至極。
    • 辛棄疾詞中“勾引詩來惱殺翁”,表達被春風撩撥詩興的無奈。
  2. 變體與用法

    • 亦寫作“惱煞”,如馮延巳《金錯刀》“惱煞東風誤少年”,表達對春光易逝的懊惱。
    • 多用于詩詞中,體現誇張或感慨的語氣。

語法結構

文學例證

出處 例句 情感指向
李白《贈段七娘》 “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面紅妝惱殺人” 女子美貌引起的煩惱
馮延巳《金錯刀》 “春光堪賞還堪玩,惱煞東風誤少年” 對時光流逝的怅惘
辛棄疾《減字木蘭花》 “卻恨春風,勾引詩來惱殺翁” 詩興被擾的無奈

近義詞

使用場景

現代多見于古典文學賞析或仿古創作,日常口語中已不常用。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詩詞背景,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古典文學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惱殺

惱殺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含了“惱”和“殺”兩個字。惱殺的意思是非常憤怒或激怒,以至于内心産生殺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惱:由心部和爪部組成,總共有9個筆畫。

殺:由木部和乂部組成,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惱殺一詞最早出自《後漢書·倭賊傳》,用以描述被倭賊所激怒的人心中産生的殺意。

繁體:惱殺一詞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惱殺這個詞語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特殊變化。

例句:
1. 心情沮喪讓他惱殺到了極點。
2. 這個令人憤怒的事件使他心中充滿了惱殺之念。

組詞:惱怒、殺氣、殺意、激殺、痛殺。

近義詞:憤怒、惡火、發怒。

反義詞:寬容、原諒、善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