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報狀的意思、報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報狀的解釋

指邸報。 唐 王建 《贈華州鄭大夫》詩:“報狀拆開知足雨,赦書宣過喜無囚。”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七:“一日朝士同觀報狀,見 嶺南 郡守以不法被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報狀”是古代對官方文書的稱謂,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邸報,即古代朝廷或地方政府發布的官方公告文書,主要用于傳遞政令、官員任免等信息。其名稱在不同朝代有差異,如“邸鈔”“狀報”“進奏院狀報”等。

  2. 字義分解

    • 報:古義為“發布公告”,強調信息的公開傳遞;
    • 狀:指官方正式文書,具有記錄和通告性質。
      二字組合後,特指通過官方渠道發布的文書。
  3. 曆史用例

    • 唐代王建《贈華州鄭大夫》詩:“報狀拆開知足雨,赦書宣過喜無囚”,描述通過報狀獲知雨情和赦令;
    • 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官員通過報狀了解嶺南郡守被彈劾的案例。
  4. 功能與意義
    作為早期官方信息傳播媒介,報狀在政治溝通中起重要作用,是研究古代行政制度和新聞史的重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報狀》是什麼意思

《報狀》是指公文或信件中的陳述、申訴、上報等内容,通常用于向上級或相關部門報告問題、反映意見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報狀》這個詞的部首是“夂”、“頁”,部首筆畫分别為3畫和6畫。

來源

《報狀》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其中“報”的本義是通知、告訴的意思,“狀”的本義是外表、狀況的意思。因此,将“報”與“狀”合在一起,就表示将狀況告訴他人,申報情況的意思。

繁體

《報狀》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報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報狀》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以《康熙字典》中的記載為例,其古字寫法為「報爿」。

例句

1. 他向上級提交了一份詳細的《報狀》,說明了問題的來龍去脈。

2. 她寫了一封感謝信,作為對醫生們辛勤工作的《報狀》。

組詞

報告、報銷、報到、報警、報名

近義詞

申請、申述、申報、呈遞、呈報

反義詞

回避、隱瞞、不報、掩蓋、藏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