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書寫,寫定。觚,指木簡。 黃人 《<清文彙>序》:“至 蕭梁 哲儲,始别加組纂,剖觚繢素,漸毗審美,而羅弋前修,未迕學禮之訓。”
“剖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基本釋義
“剖觚”指書寫或寫定。其中,“觚”(gū)是古代用于書寫的木簡。該詞常用于描述文字整理或文獻編纂的過程,例如黃人《<清文彙>序》中提到“剖觚繢素”,即指對典籍進行編撰和書寫。
字義分解
使用場景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較少使用,多見于學術或曆史文獻中,強調對文字、典籍的整理和書寫行為。
總結來看,“剖觚”結合了“剖”的分析性與“觚”的書寫載體功能,整體表達“通過分析完成書寫或編纂”的含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古籍例證及字源解析。
剖觚(pōu gū)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由“剖”和“觚”兩個字組成。
“剖”字的部首是“刂”,總共有7畫;“觚”字的部首是“角”,總共有16畫。
“剖觚”一詞出自《詩經·小雅·蓼莪》:“将仲子,可剖觚矣。”這句詩意指将箸(zhu)切成兩截,象征着友好親近的象征。
在繁體字中,“剖觚”用的是「剖觚」。
古代文獻中,有時将“剖觚”分開寫和合寫。分開寫時,将兩個字連在一起,中間留出一點空隙。而合寫時則将兩個字組合成一個字形,用來表示剖箸的意思。
1. 他們剖觚為兩截來分食。
2. 剖觚之間,表現出他們之間真摯的友誼。
剖析、觚枝、觚醅
剖析、诠釋、解剖
合觚、匍匐、結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