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莊的意思、兢莊的詳細解釋
兢莊的解釋
矜莊。嚴肅莊敬,矜持莊重。 唐 歐陽詹 《王者宜日中賦》:“順三辰之耿耀,稽八卦之明諭,覿兢莊,霑煦嫗。”
詞語分解
- 兢的解釋 兢 ī 〔兢兢〕小心,謹慎,如“兢兢業業”、“戰戰兢兢”。 筆畫數:; 部首:兒; 筆順編號:
- 莊的解釋 莊 (莊) ā 村落,田舍:村莊。莊戶。莊稼。 封建社會君主、貴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皇莊。莊主。莊客。 商店的一種名稱:茶莊。飯莊。錢莊。 某些種類的 * ,局中人輪流為主: * 。坐莊。 四通八達的道
專業解析
“兢莊”在現代漢語中并非一個獨立的、被權威詞典收錄的固定詞彙。它更可能是由“兢”和“莊”兩個單字臨時組合而成,或是在特定語境、方言中的用法,亦或是“矜莊”等詞的訛寫。以下分别從“兢”和“莊”的本義出發,并結合可能的組合含義進行解釋,力求符合原則(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
一、 “兢”字的含義
“兢”是一個單音節形容詞,其核心含義是“小心謹慎、恐懼戒懼的樣子”。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解釋為:“戒懼;謹慎。” 例如“兢兢業業”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 《說文解字》(許慎著) 對“兢”的解釋是:“兢,兢也。從二克。克,肩也。一曰兢,敬也。” 段玉裁注:“兢兢,戒慎也。” 強調了其謹慎、敬畏的含義。
- 《爾雅·釋訓》 中提到:“兢兢,戒也。” 也指向其警惕、小心的狀态。
- 常見用法: 常以疊詞“兢兢”出現,如“戰戰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兢兢業業”(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二、 “莊”字的含義
“莊”是一個多義字,其核心含義之一是“嚴肅、恭敬、端正”。
- 《漢語大詞典》 解釋“莊”有“莊重;嚴肅;恭敬”之義。例如“莊嚴”、“莊重”、“端莊”。
- 《說文解字》 解釋為:“莊,草盛皃。上諱。” (此為本義,指草茂盛的樣子,後因避諱漢明帝劉莊名而發展出其他含義)。其引申義“莊重、嚴肅”在古代文獻中廣泛使用。
- 《荀子·樂論》 中有:“紳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莊。” 這裡的“莊”即指嚴肅、恭敬。
- 常見用法: “莊重”(言語、舉止不隨便,不輕浮)、“莊嚴”(莊重而嚴肅)、“端莊”(端正莊重)。
三、 “兢莊”可能的組合含義
将“兢”和“莊”組合起來理解,“兢莊”最可能表達的意思是:
形容人的态度或神情極其謹慎、嚴肅、莊重,甚至帶有一種因敬畏或緊張而産生的拘謹感。
- 語義融合: “兢”強調内心的謹慎、戒懼;“莊”強調外表的嚴肅、端正。組合後,既指内心的敬畏小心,也指外表的莊重嚴肅,内外皆持重。
- 語境推測: 這種組合可能用于描述在非常正式、重要或令人敬畏的場合下(如祭祀、重大典禮、面對尊長或權威時),人們所表現出的那種加倍小心、畢恭畢敬、嚴肅莊重的狀态。其程度可能比單獨的“莊重”或“謹慎”更深一層,帶有“戰戰兢兢”般的敬畏感與“端莊持重”的外在表現的結合。
- 與“矜莊”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文獻中,有一個意義相近且更常見的詞“矜莊”。
- 《荀子·非十二子》 中有:“其衣冠行僞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知惡者,其言議談說已無以異于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别… 弟佗其冠,衶禫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正其衣冠,齊其顔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也。偷儒憚事,無廉恥而耆飲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遊氏之賤儒也。彼君子則不然:佚而不惰,勞而不僈,宗原應變,曲得其宜,如是,然後聖人也。故曰:佚而不惰,勞而不僈者,唯聖人能之。…君子寬而不僈,廉而不刿,辯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勝,堅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夫是之謂至文。《詩》曰:‘溫溫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謂也。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谄谀也;正義直指,舉人之過,非毀疵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參于天地,非誇誕也;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詩》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以義屈信變應故也。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知則明通而類,愚則端悫而法;見由則恭而止,見閉則敬而齊;喜則和而理,憂則靜而理;通則文而明,窮則約而詳。小人則不然:大心則慢而暴,小心則淫而傾;知則攫盜而漸,愚則毒賊而亂;見由則兌而倨,見閉則怨而險;喜則輕而翾,憂則挫而懾;通則驕而偏,窮則棄而儑。傳曰:‘君子兩進,小人兩廢。’此之謂也。君子治治,非治亂也。曷謂邪?曰:禮義之謂治,非禮義之謂亂也。故君子者,治禮義者也,非治非禮義者也。然則國亂将弗治與?曰:國亂而治之者,非案亂而治之之謂也,去亂而被之以治。人污而修之者,非案污而修之之謂也,去污而易之以修。故去亂而非治亂也,去污而非修污也。治之為名,猶曰君子為治而不為亂,為修而不為污也。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類焉者應矣。故馬鳴而馬應之,牛鳴而牛應之,非知也,其勢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人之情也。其誰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君子養心莫善于誠,緻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誠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親,不怒而威: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不形則雖作于心,見于色,出于言,民猶若未從也
網絡擴展解釋
“兢莊”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發音:jīng zhuāng
含義:形容态度謹慎恭敬、嚴肅莊重,常指人在正式場合或處理重要事務時表現出的嚴謹與矜持。
二、詞源與結構
- 單字解析:
- 兢:本義為小心謹慎,如“戰戰兢兢”。
- 莊:指莊重、嚴肅,亦可引申為端莊的儀态。
- 組合含義:兩字疊加強化了“嚴肅認真、不敢懈怠”的語義。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以下情境:
- 正式場合:如典禮、會議等需保持儀态的場景。
- 重要事務:如處理公務、學術研究等需高度專注的情境。
- 文學描寫:常見于古典文獻,如唐代歐陽詹《王者宜日中賦》中“覿兢莊,霑煦嫗”。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矜莊、端肅、謹嚴
- 反義詞:輕佻、散漫、隨意
五、注意事項
該詞屬于書面語,現代口語中使用較少,更多見于文學作品或正式文本中。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人本本主義本心茶托敕許處于竄竊道店的皪抵還地籁恩狎犯聲飛魚鈎扶從革容公餗怪嚴漢臯解珮汗慄豪氣元龍橫海鱗麾钺醮婦寄孕考分狂為蠟面略取聯席會議列戍六材輪轉貌言棉紅蜘蛛面違闵仁内緊外松娘姨凝緩彷佛潘果批龍鱗平吞貧油青塘囚録棄養軟公鞋賽烏沙梨上達少擋無系食道書面屬于堂壇天廚無頭公案效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