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賢的意思、旌賢的詳細解釋
旌賢的解釋
亦作“旍賢”。表彰賢人。《後漢書·胡廣傳》:“臣聞德以旌賢,爵以建事。”《三國志·吳志·賀邵傳》:“宜率身履道,恭奉神器,旍賢表善,以康庶政。”《宋書·武帝紀下》:“可遣大使分行四方,旌賢舉善,問所疾苦。”《舊唐書·李晟傳》:“闕而未録,孰謂旌賢。”
詞語分解
- 旌的解釋 旌 ī 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旌旗。旌銘(舊時喪禮,柩前書死者姓名的旗幡)。 表揚:旌表。 筆畫數:; 部首:方; 筆順編號:
- 賢的解釋 賢 (賢) á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賢明。賢德。賢能。賢良。賢惠。賢淑。賢哲。賢人。聖賢。禮賢下士。 敬辭,多指行輩較低的:賢弟。賢侄。賢契(對弟子或朋友子侄輩的敬稱)。 筆畫數:; 部首:貝; 筆
網絡擴展解釋
“旌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旌賢”指表彰賢德之人,強調通過公開方式(如旗幟、文書等)贊揚有德行和才能的人。該詞由“旌”(古代表彰功績的旗幟)和“賢”(德才兼備者)組合而成,屬古代官方或正式場合用語。
二、古籍用例
- 《後漢書·胡廣傳》提到:“德以旌賢,爵以建事”,意為以德行表彰賢人,以爵位獎勵功績。
- 《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記載:“旍賢表善,以康庶政”,表明通過表彰賢能來治理國家。
三、其他要點
- 異體寫法:亦作“旍賢”,屬古代用字差異。
- 使用場景: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正式語境,如帝王表彰臣子、官府舉薦人才等。
- 現代延伸:可引申為對優秀人物的公開褒揚,但當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學術或文學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旌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旌賢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表彰、贊揚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旌指表彰、贊美,賢指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旌字由方部和龍字頭組成。方部是象形字,表示旌旗的形狀,有4畫;龍字頭是聲符,有1畫。
來源:
旌字最早的字形出現在甲骨文中,其後演變為今天的形狀。在舊時,旌賢一詞多出現在君王表彰臣子的文章或碑文中,用來表達對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的嘉獎和褒揚。
繁體:
繁體字旌賢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旌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旌賢的寫法和現在基本相同,隻是字形可能有一些差異,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
1. 君王親自頒發勳章,以旌賢人功績。
2. 這篇文章是專門用來旌賢史書中的英雄人物的。
組詞:
旌賢可以與其他漢字組成一些詞語,例如:
1. 旌旗:表彰、贊美旗幟。
2. 賢能:有才能、有德行。
3. 旌表:贊揚、表彰。
近義詞:
旌賢的近義詞包括:表彰、頌揚、贊美、稱贊等。
反義詞:
旌賢的反義詞可以根據語境不同而有所變化,一般與褒貶相對,例如:诋毀、抨擊、指責等。
總結:
旌賢是一個表示表彰、贊揚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的詞語。它的部首為方部和龍字頭,拆分後有5畫。舊時常用于君王嘉獎臣子或表彰英雄的文章中。旌賢的繁體字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該詞可以與其他漢字組成不同的詞語,近義詞包括表彰、頌揚、贊美等,反義詞則視語境而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