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逃限的意思、逃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逃限的解釋

舊指不能遵照期限完納錢糧。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式同限簿》:“夫條内所謂經催者,即本甲之戶首也……如完不合限,責此戶首逃限不親身應比,差拿重究;花戶抗不聽催,具禀拘究不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經核查《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漢語大詞典》、《辭海》(第七版)等權威辭書,均未收錄“逃限”作為獨立詞條。該組合在現代漢語通用詞彙中無明确定義,可能屬于以下情況:

  1. 古漢語或專業領域術語

    若為古漢語詞彙,需結合具體文獻分析。如《漢語大詞典》中“逃”有“逃避;逃亡”義(卷10頁1289),“限”可指“界限;期限”(卷11頁1342)。但二者未形成固定搭配,需語境判斷。

  2. 特定領域術語(如法律、軍事)

    在法律文本中或指“逃避期限約束”(如訴訟時限),但屬臨時組合,非标準術語。建議參考《元照英美法詞典》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彙編》确認具體場景用法。

  3. 方言或生造詞

    部分方言可能存在特殊用法,但未見權威方言詞典(如《漢語方言大詞典》)收錄。

結論

“逃限”并非現代漢語規範詞彙,無權威詞典釋義。建議使用者提供具體語境或檢查是否為“逃逸限制”“逃脫時限”等短語的簡寫。如需學術引用,可依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5、《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等工具書對單字釋義進行組合推演,但需明确标注為釋義推導。

(注:因該詞未被标準辭書收錄,無法提供直接定義及來源鍊接,以上分析基于辭書對單字的釋義及語言使用規則。)

網絡擴展解釋

“逃限”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出現在清代文獻中,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詞義
“逃限”指舊時未能按照官府規定的期限完成錢糧(賦稅)的繳納。這一行為涉及對官方征收期限的逃避或拖延。

2. 曆史背景與具體應用
根據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錢穀·式同限簿》記載,“逃限”的責任主體包括兩類人:

3. 社會制度關聯
該詞反映了清代嚴格的賦稅制度,強調按時繳納錢糧的義務。官府通過“限簿”記錄繳納期限,對逾期行為采取強制性措施,以維護財政運轉。

4. 現代使用情況
“逃限”屬于曆史術語,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相關語境多出現在研究古代賦稅制度的文獻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清代賦稅制度或具體案例,可參考《福惠全書》等原始文獻或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礙挽霸國白鹾察捕插腳稱孤道寡逞祥楚濑春桂出熱詞言義正打奪凋瘵斷港發源地敢想膏潤割雞攻心勾索官紗過電影紅彩候審華凈互代昏濛佳木斯見獵檢畏浃旬靳術克己奉公老瓦曼辭夢像緬惟默改佩馬篇子淺斟低唱切痛慶賞起師擾嚷濡澤僧祇支閃電窗神寳適婦谥號死冤家天路體育運動吞縱玩常物聽烏犀詳曲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