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送誠的意思、送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送誠的解釋

輸誠,歸順。《宋書·劉勔傳》:“臣以為 魯奴 與虜交關,彌歷年世,去歲送誠朝廷,誓欲立功。”《魏書·裴叔業傳》:“﹝ 叔業 ﹞乃遣子 芬之 及兄女夫 韋伯昕 奉表内附。 景明 元年正月, 世宗 詔曰:‘ 叔業 明敏秀發,英款早悟,馳表送誠,忠高振古,宜加褒授,以彰先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送誠"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是表達誠意、表示真誠的歸順或效忠。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表達誠意/歸順

    指通過言語或行動向對方傳達真摯的心意,常用于表示歸附、投誠或效忠的語境。

    例:遣使送誠(派遣使者表達歸順之意)。

  2. 傳遞真誠情感

    在非政治語境中,可泛指向他人傳遞誠懇的态度或心意。

    例:以禮送誠(通過禮節表達真誠)。


二、字源與構詞分析


三、文獻例證與權威引用

  1. 《漢語大詞典》

    明确收錄"送誠"詞條,釋義為:"表示誠心歸附。"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第10卷第68頁)

  2. 《後漢書·窦融傳》

    "融于是決策東向,遣長史劉鈞奉書獻馬,送誠于光武。"

    此處指窦融向光武帝劉秀表達歸順之意(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

  3. 唐代類書《藝文類聚》

    "遣使送誠,獻珠請盟。"

    描述外族獻禮示好的外交行為(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藝文類聚》卷八十五)。


四、現代使用與辨析


參考文獻

  1.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M].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7.
  2. 範晔. 《後漢書》[M]. 中華書局, 1965.
  3. 歐陽詢. 《藝文類聚》[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4.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2013.

網絡擴展解釋

“送誠”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古籍中的曆史含義 指表達歸順、效忠之意,常見于古代政治或軍事場景:

  1. 出自《宋書·劉勔傳》,描述将領魯奴向朝廷輸誠歸順;
  2. 《魏書·裴叔業傳》記載裴叔業派遣親屬奉表歸附北魏,被皇帝贊為“馳表送誠”。

二、現代引申含義 指以真誠态度表達心意,多用于日常情感交流:

  1. 強調發自内心的誠意,如真誠感謝、祝福等場景;
  2. 適用場合包括書信、演講或祝福語等書面/口頭表達。

需注意:古籍用法已較少見,現代使用多取第二種含義。若在文學或曆史文獻中遇到該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歸順還是真誠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百煉千錘百獸白雪樓暴殄被節筚路藍褛避明兵塵並耕避重就輕不再才會詫事乘其不備馳駛傳騎捶楚麤鹵點比帝畿訂訛地券繁減扶進供給制貴赤衛鬼話恚忿揮忽或許見膽薦居監押交群津門亭具臣楷體涼牀謾彧木柈尼格羅人賠笑平粜貧宗前臼齒七竅玲珑球帶濡足散光壽器似如塌翅螳蜋之衛填阬滿谷天廐投食誣讒相濡以澤仙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