獍枭的意思、獍枭的详细解释
獍枭的解释
传说枭鸟食母,獍兽食父,或曰亦食母。常喻不孝或忘恩负义之人。 清 徐昂发 《城南次宋五嘉升韵》之一:“ 汉 室 曹瞒 是獍梟,猘儿年少欲横挑。”
词语分解
- 獍的解释 獍 ì 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虎豹的兽,生下来就吃生它的母兽。 笔画数:; 部首:犭; 笔顺编号:
- 枭的解释 枭 (梟) ā 一种与鸱鸺相似的鸟。 勇健:枭勇。枭健。枭将。枭雄(a.强横而野心勃勃的人;b.智勇杰出的人物)。 古代刑罚,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上:枭首。枭示(枭首示众)。 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盐枭。
专业解析
獍枭是汉语中由两种恶兽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凶残悖逆"的意象。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獍"为古代传说中的食父恶兽,《述异记》载其"状如虎豹而小,始生即食母";"枭"则指食母的恶禽,《说文解字》释作"不孝鸟",段玉裁注称"枭食母,故冬至捕枭磔之"。
在词义演变过程中,这对组合词形成了三层内涵:
- 原始兽性象征:源自《淮南子·原道训》"獍枭成群"的记载,指代自然界中的凶猛禽兽
- 人性异化指涉:《魏书·道武七王传》以"獍枭之性"形容人性沦丧,后引申为背弃伦常的恶徒
- 文化批判符号:明清话本常用"獍枭心性"批判忘恩负义之徒,如《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二回"獍枭行径,天地难容"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文学修辞,如钱钟书《围城》第七章以"獍枭之辈"暗喻道德败坏者。其构词法体现汉语"复合贬义"的造词特点,通过动物意象叠加强化负面评价。
网络扩展解释
“獍枭”是一个由“獍”和“枭”组成的复合词,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獍:传说中食父的恶兽(一说也食母),象征违背伦理的凶残本性。
- 枭:指枭鸟(如猫头鹰),古籍记载其“食母”,后被引申为勇猛但凶残的意象。
两者组合后,獍枭比喻不孝之人或忘恩负义之徒,如清代徐昂发诗句“汉室曹瞒是獍枭”即以枭雄曹操暗喻其野心与悖逆。
2.文化背景
- 来源传说:古代认为枭鸟食母、獍兽食父,故常以“枭獍”并称(“獍枭”为变体),后泛化为道德批判的象征。
- 历史用例:多见于诗词或史评,如《南史》中“枭獍纵暴”,均指向违背人伦的极端行为。
3.现代使用
- 使用频率:现代汉语中较少见,多保留于古典文献或成语典故中。
- 注意事项:该词带有强烈负面评价,需结合语境谨慎使用,避免误伤。
补充说明
“枭”单独使用时,可指勇猛(如“枭雄”)或古代刑罚“枭首”,但与“獍”组合后仅保留贬义。若需进一步了解“枭”的扩展含义,可参考历史文献或字源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哀恸白兰败亡辨讹笔宝比里兵彊则灭播罗丝不洁操恶禅德长星赤烘烘忡忡次及窜藏都幙笃序丰筱腑脏感叹句甘泽割塞怪圈衡纩洪霖画沙印泥几般羁怀涓勺空豁宽打壼训癞蜍连衿聊啾篱花鲤趋流黜龙鰕螺丝刀马韀抛割谯居亲与穷独热话乳间股脚伸弛数黄道黑硕量说千道万逃墨跳升通儒达识玩牌婉切像素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