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借韻的意思、借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借韻的解釋

五、七言近體詩,如首句入韻而借用可以通押的旁韻,稱為借韻。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借韻。”原注:“如押‘七之’韻,可借‘八微’或‘十二齊’韻是也。” 郭紹虞 校釋:“此當指 宋 時《廣韻》《集韻》韻目通用之例。”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借韻》:“五、七言近體第一句借用旁韻,謂之借韻。 唐 詩‘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李白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中’,《廣韻》屬‘東’韻;‘濃’,屬‘鐘’韻),‘錦幃初卷 衛夫人 ,繡被猶堆 越鄂君 ’( 李商隱 《牡丹》詩。‘人’,《廣韻》屬‘真’韻;‘君’,屬‘文’韻),始啟其端。至 皮 ( 皮日休 )、 陸 ( 陸龜蒙 )《松陵集》,則舉之不勝舉矣。 宋 人借韻尤多。近代名家以此為戒,此後生之勝于前賢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借韻"這一詞語在文學創作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古典詩詞中的押韻規則(近體詩範疇) 主要應用于五言、七言近體詩的首句入韻情況。當詩人首句需要押韻時,可以借用相鄰韻部的字(即旁韻),例如:

二、現代修辭手法的延伸含義 在廣義語境中,借韻指通過諧音或同音字進行文學創作或表達。例如廣告語中利用諧音雙關(如「食全食美」),或歌詞中通過音韻增強節奏感,均屬此類應用。

需注意:傳統詩學中的借韻屬于嚴格音韻規則,而現代用法更側重語言藝術效果,二者適用場景不同。建議在分析古典詩詞時優先參考第一層定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借韻

《借韻》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在寫文章或作詩時,為了順利完成某一押韻的要求,借用别的字的讀音。它是由借(jiè)和韻(yùn)兩個字組成,借指的是臨時使用、借用,韻指的是聲調和押韻。

拆分部首和筆畫

《借韻》的拆分部首為“亻”和“音”,其中“亻”是人的偏旁部首,表示與人相關的意義,而“音”是表示聲音的意義。根據《康熙字典》,《借韻》的總筆畫數為14畫。

來源

《借韻》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宗伯·大司樂》中,起初是指在演奏音樂時,為了適應聲音的變化和押韻要求,暫時借用别的歌謠或曲調。

繁體

《借韻》的繁體字為「借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對于《借韻》來說,它的古代寫法為「借韻」。

例句

他為了達到押韻的要求,在寫詩時不得不借韻使用一些類似的詞語。

組詞

借韻字、借韻詞

近義詞

借字、近音

反義詞

純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