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功自伐的意思、矜功自伐的詳細解釋
矜功自伐的解釋
矜:驕傲,自誇;伐:自誇。自以為有功勞而誇耀。
詞語分解
- 矜功的解釋 猶恃功。《戰國策·齊策四》:“矜功不立,虛願不至。”《史記·楚世家》:“ 胥 之為人,智而好謀,勇而矜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華》:“其後矜功,振而自足,而不修德。”
- 自伐的解釋 .自戕;自己敗壞。《孟子·離婁上》:“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自誇;自誇其功。《老子》:“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漢 賈誼 《新書·先醒》:“昔者 虢君 驕恣自伐,諂諛親貴。”《梁書·文學傳下
網絡擴展解釋
“矜功自伐”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矜:驕傲、自誇;伐:自誇。
- 整體含義:自以為有功勞而誇耀,常形容居功自傲的行為。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處:
《三國志·魏書·鄧艾傳》記載:“艾深自矜伐。謂蜀士大夫曰:‘……如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
- 其他文獻:
《晉書·陸機傳》提到齊王司馬冏“矜功自伐,受爵不讓”,陸機因此作《豪士賦》諷刺。
- 曆史關聯:
《漢書》中“自矜功伐”形容項羽居功自傲,最終導緻失敗。
3.用法與示例
- 語境:多用于貶義,批評因功勞而驕傲自滿的人。
- 示例:
-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倒不是那矜功自伐的。”。
- 現代造句:“他稍有成績便矜功自伐,令人反感。”。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自吹自擂、居功自傲。
- 反義詞:不矜不伐(謙虛不自誇)。
5.總結與提醒
該成語強調對自我功勞的過度标榜,常用于警示謙遜的重要性。需注意,“矜”為多音字,此處讀作jīn,而非qín 或guān。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矜功自伐
《矜功自伐》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誇耀自己的功績或才能。它由四個字組成,分别是“矜”、“功”、“自”和“伐”。
下面是對這四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 矜:由“矢”和“矛”兩個部首組成,總的筆畫數為10畫。
- 功:由“工”和“力”兩個部首組成,總的筆畫數為5畫。
- 自:由“自”一個部首組成,總的筆畫數為6畫。
- 伐:由“亻”和“戈”兩個部首組成,總的筆畫數為6畫。
《矜功自伐》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早出現在《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一文中。該成語原本是用來批評那些自吹自擂、自誇自大的人。
在繁體漢字中,矜功自伐的寫法為「矜功自閥」。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然而,對于《矜功自伐》這個成語來說,其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矜功自伐》這個成語的例句:
- 他常常在朋友面前矜功自伐,以顯示自己的重要性。
- 這位運動員雖然取得了好成績,但并不矜功自伐,反而十分謙虛。
與《矜功自伐》相關的組詞有:功高蓋世、功虧一篑、自伐盛名等。
近義詞包括:自誇自滿、自吹自擂、自诩等。
反義詞可以是:謙虛、謙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