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俗骨的意思、俗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俗骨的解釋

(1).塵世中人的資質或禀賦。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支諾臯中》:“ 諷 嘗言於道者,籲曰:‘君固俗骨,遇此不能羽化,命也。’” 宋 蘇轼 《辨道歌》:“腸中澄結無餘柤,俗骨變換顔如葩。” 清 黃景仁 《洞庭行贈别王大歸包山》:“吾儕俗骨不能到,但看長風巨浪心忡忡。”

(2).借指塵世中人。 宋 梅堯臣 《桃花源》詩:“俗骨思歸一相送,慎勿與世言雲霞。”

(3).庸俗的氣質。 胡懷琛 《題蔣萬裡振素庵詩稿後》詩:“可憐無俗骨,宜汝作寒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俗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常見于文學或批評語境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塵世中人的資質或禀賦
    指普通人受限于凡俗的先天條件,難以超脫現實。例如,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君固俗骨,遇此不能羽化,命也”,暗示凡人難以成仙的宿命。

  2. 借指塵世中人
    直接代指世俗之人。如清代黃景仁的詩句:“吾儕俗骨不能到,但看長風巨浪心忡忡”,表達對凡俗身份的無奈。

  3. 庸俗的氣質
    形容人缺乏高雅品味或思想境界。例如蘇轼在《辨道歌》中寫道:“俗骨變換顔如葩”,暗指通過修行可褪去庸俗之氣。

二、用法與語境

三、字義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酉陽雜俎》《辨道歌》等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俗骨的意思

俗骨是一個漢語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追求俗世享樂、追逐世俗榮華的心态和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俗骨這個詞由“⺼”和“骨”兩個部首組成。

⺼是“月”字的上半部分,表示與肉有關的意思。

骨表示骨頭,是一個表示身體骨骼的部首。

拆解出的拼音有3個字母(su2)和3個字母(gu3)。

來源

俗骨一詞最早源于《詩經·衛風·淇奧》:“彼留之子,邦之人子,贈之敦世,俾以甯好。”其中的“敦世”被解釋為追求世俗聲名和享受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俗骨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均為“俗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俗骨可以寫作“俗骨觸篇”或“俗骨蔔一”等形式,隨着時代推移和字形改變,現在已經不再使用這樣的寫法了。

例句

1. 他是個有着世俗心态的人,為了追求享樂而忽略了精神内涵。

2. 她一直背負着俗骨,不斷追逐虛榮的物質。

3. 這部電影揭示了人們追求俗骨的心理,提醒觀衆要珍惜真正的價值。

組詞

近義詞:庸俗、追求世俗

反義詞:高尚、追求真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