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早慧。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愧 班生 之夙悟,慙 尚子 之晚妍。” 宋 葉適 《建康府教授惠君墓志銘》:“君夙悟幼成,與兄國子博士 迪 勵志讀書。”
(2).謂早有領悟。 清 曾國藩 《苗先簏墓志銘》:“﹝ 苗先簏 ﹞讀 許 氏《説文》,若有夙悟。精研而力索,滞解而趣昭。”
“夙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ù wù,通常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早慧
指一個人自幼表現出超越年齡的智慧或才能。例如南朝宋謝靈運在《山居賦》中提到“愧班生之夙悟”,即以“夙悟”形容班固年少時的聰慧。宋代葉適的《建康府教授惠君墓志銘》也用“夙悟幼成”描述主人公幼年早慧。
早有領悟
強調對某事物在早年便具備深刻理解或頓悟。如清代曾國藩評價學者苗先簏“讀許氏《說文》若有夙悟”,即指其早年即對文字學有獨到見解。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典文獻或文學評論中。若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山居賦》等古籍或相關研究。
夙悟是指在早期就明白或覺悟到某個道理、真相或某種情況。它表示人們在很早的階段就有清醒的認識和理解,具備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和智慧。
夙悟的拆分:夙(夕、一)+ 悟(心、忄)
夙的部首是夕,它有3畫;悟的部首是心,它有4畫。
夙悟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張骞傳》中。
夙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夙悟」。
在古代,夙悟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夙悟的古漢字寫法為「夙悟」。
1. 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夙悟到人生的真谛。
2. 這位年輕音樂家夙悟了如何表達内心感情的藝術。
1. 夙願(指長久以來的願望)
2. 夙敵(指長期以來的敵人)
3. 大悟(指突然醒悟)
夙悟的近義詞包括早慧、早熟、早悟。
夙悟的反義詞是遲鈍、晚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