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骨氣的意思、骨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骨氣的解釋

(1) [moral integrity]∶體貌氣質。後多指剛強不屈的人格及操守

他是一個有骨氣的人

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談骨氣》

(2) [vigour of the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喻書法的筆力和雄健的氣勢

字寫得很有骨氣

詳細解釋

(1).猶氣概;志氣。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時人道 阮思曠 :‘骨氣不及 右軍 ,簡秀不如 真長 。’” 宋 羅烨 《醉翁談錄·錢穆離妻而後再合》:“幼而聰敏,長而好學,風姿粹美,骨氣軒昂。”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六:“可是窮人要有窮人的骨氣。我那媳婦也和我一樣,不樂意向誰去低頭。”

(2).猶氣勢;氣韻。《宋書·王微傳》:“兄文骨氣,可推英麗以自許。” 唐 韋續 《書品優劣》:“釋 玄悟 骨氣無雙,迥出時輩。”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叙畫》:“夫象物必在乎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乎立意,而歸乎用筆。” 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詞﹞所貴清空者,曰骨氣而已。其實,經史百家悉在熔煉中而出以高澹,故能騷雅,淵淵乎文有其質。”

(3).指身分。《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他骨氣也比你重幾百分哩。你切莫慢他。若是不依我言語,我回家時,就不與你認夫妻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骨氣”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gǔ qì,其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人格與操守
    指剛強不屈的氣概和堅定的道德原則。例如:在困境中保持尊嚴、不屈服于壓力的人被稱為“有骨氣”。

    例句:梅花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是有骨氣。

  2. 書法與藝術
    比喻書法或藝術作品中的筆力雄健、氣勢剛勁,如“字寫得很有骨氣”。


二、字源解析


三、同義詞與關聯詞


四、文化内涵

骨氣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強調“頂天立地”的精神,即在逆境中保持尊嚴、不妥協。例如文天祥、朱自清等曆史人物均以骨氣著稱。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詞典釋義(如、)或文化類解讀(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骨氣是什麼意思?

骨氣一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質、性格和氣質。它表示一個人堅強堅毅的精神風貌,内外兼備的品質,即有骨有氣。骨氣強調一個人的正直、堅定和不屈不撓的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骨氣包括兩個漢字:骨和氣。其中,骨的部首是骨,共有9畫;氣的部首是氣,共有4畫。

來源和繁體

骨氣一詞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既至于命,且有申叔時也,不可不勉。無毀諾,無失信,無畏強暴,無憂貧賤,無畏死亡。”形容一個人在面臨困難和逆境時,仍然能堅守原則不屈服。

在繁體字中,骨氣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骨的形狀與現代相似,但氣的形狀略有不同。古代漢字中的氣字由兩個部首組成,上半部為米字旁,下半部為火字旁,象征着氣的産生與火有關。

例句

1. 他雖然生活在困境中,但始終保持着堅強的骨氣。

2. 面對挑戰,她展現出了頑強的骨氣。

3. 這個國家的人民以其堅定的骨氣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難。

組詞

1. 骨頭:形容人體骨架的一部分。

2. 氣質:指人或物體所表現出的性格、氣度和特性。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堅毅、剛正、剛強、膽氣。

反義詞:怯弱、軟弱、優柔寡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