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苛政的意思、苛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苛政的解釋

[oppressive government;tyrannical government;tyranny] 指苛刻煩瑣的政令

詳細解釋

殘酷地壓迫和剝削人民的政治。指繁重的賦稅、苛刻的法令。《禮記·檀弓下》:“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平遣囚徒,除 王莽 苛政。”《清史稿·食貨志一》:“ 明 末,苛政紛起,籌捐增餉,民窮財困。” 續範亭 《追悼*********之死想到一切人民之死》:“人類三大害:野獸、細菌與苛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苛政”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批判性的政治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統治者通過嚴酷法令、繁重賦稅等手段對人民實施壓迫和剝削的政治形态。核心特征包括:

二、曆史淵源

最早見于《禮記·檀弓下》孔子所言"苛政猛于虎",東漢光武帝曾廢除王莽苛政。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說》通過捕蛇者甯願冒死捕蛇也不願承受苛政的對比,深刻揭示了其危害性。

三、表現形式

  1. 經濟剝削:如秦朝的"泰半之賦"(征收三分之二收成)
  2. 嚴刑峻法:商鞅變法中"連坐法"等酷刑
  3. 思想控制:明清文字獄等文化專制

四、相關概念對比

概念 關聯性 典型例證
暴政 強調暴力鎮壓 纣王炮烙之刑
虐政 側重主觀惡意 隋炀帝濫用民力
仁政 完全對立概念 文景之治輕徭薄賦

五、現代啟示

當代語境中,該詞常用于警示公權力應避免:

注:更多曆史案例可參考《中國政治制度史》《賦稅與王朝興衰》等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苛政

苛政是指嚴酷而專橫的統治方式,特指對人民實行殘酷壓迫和不公正的政治措施。拆分部首和筆畫:苛(艹+古,5畫),政(攵+正,9畫)。

《苛政》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意為“刻薄的政治統治”。在中國曆史上,苛政往往代表了統治者對人民的不尊重和不公平待遇。

在繁體字中,《苛政》的字形和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變化。

古時候,《苛政》在漢字的寫法上有所變異,如在《康熙字典》中,苛字的字形為“耒+口”,說明其由“刻”和“口”組成。政字的字形為“正+心”,書寫上較為複雜。

以下是苛政一詞的例句:

1. 政府實施苛政,導緻民衆生活困苦。

2. 屬下舉報上司的苛政行為,引起了公衆的關注。

與苛政相關的詞彙:

1. 組詞:苛待、苛刻、苛求、苛責。

2. 近義詞:殘暴政治、專制統治、暴政。

3. 反義詞:寬政、仁政、公正政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