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京雒的意思、京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京雒的解釋

見“ 京洛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京雒”是“京洛”的異寫形式,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該詞最初特指洛陽,因東周、東漢兩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如清代徐珂《清稗類鈔》中“京雒騷然”即指洛陽的動蕩。

  2. 詞義擴展
    隨着曆史演變,其含義擴展為國都的泛稱。例如唐代張說詩句“頓教京洛少光輝”中的“京洛”即泛指都城。

  3. 字形與用法
    “雒”通“洛”,二者為通假字,故“京雒”與“京洛”可互換使用。漢代班固《東都賦》等文獻中均以“京洛”指代洛陽。

  4. 文學與曆史背景
    該詞常見于古代詩文,如清代方文詩句“京雒故人如借問”,既體現曆史都城意象,也反映文人雅士對都城的文化寄托。

作為曆史詞彙,“京雒”兼具地理特指(洛陽)與廣義都城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京雒》

《京雒》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它由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京雒》的“京”字是以“音”作為部首,并且有九畫;而“雒”字則以“隹”作為部首,總共七畫。

來源:

《京雒》二字出自《周禮·春官宗伯·大司晨》:“其歲天子,正月齊葉,五月京雒,八月雖陳。”其中,“京雒”指的是天子在五月期間進行的一種祭祀活動。

繁體:

由于繁體字的發展,現代繁體字中,可以使用“京雒”來表示該詞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一般采用篆書,所以《京雒》的寫法略有不同。如,“京”字的“亠”部在篆書中寫作“廠”,“雒”字的“隹”部在篆書中寫作“⺦”,有些差異。

例句:

《京雒》一詞在古代文獻中使用較多,例如:“五月京雒,三月陳蔡,九月濟陰。”

組詞:

與《京雒》相關的詞彙有: 京城、雒城、京都。

近義詞:

與《京雒》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京都、都城、帝都”。

反義詞:

《京雒》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指的是具體的活動和地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