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京雒的意思、京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京雒的解释

见“ 京洛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京雒”是“京洛”的异写形式,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该词最初特指洛阳,因东周、东汉两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如清代徐珂《清稗类钞》中“京雒骚然”即指洛阳的动荡。

  2. 词义扩展
    随着历史演变,其含义扩展为国都的泛称。例如唐代张说诗句“顿教京洛少光辉”中的“京洛”即泛指都城。

  3. 字形与用法
    “雒”通“洛”,二者为通假字,故“京雒”与“京洛”可互换使用。汉代班固《东都赋》等文献中均以“京洛”指代洛阳。

  4. 文学与历史背景
    该词常见于古代诗文,如清代方文诗句“京雒故人如借问”,既体现历史都城意象,也反映文人雅士对都城的文化寄托。

作为历史词汇,“京雒”兼具地理特指(洛阳)与广义都城双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京雒》

《京雒》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它由两个字组成。

部首和笔画:

《京雒》的“京”字是以“音”作为部首,并且有九画;而“雒”字则以“隹”作为部首,总共七画。

来源:

《京雒》二字出自《周礼·春官宗伯·大司晨》:“其岁天子,正月齐叶,五月京雒,八月虽陈。”其中,“京雒”指的是天子在五月期间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繁体:

由于繁体字的发展,现代繁体字中,可以使用“京雒”来表示该词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书写中,一般采用篆书,所以《京雒》的写法略有不同。如,“京”字的“亠”部在篆书中写作“厂”,“雒”字的“隹”部在篆书中写作“⺦”,有些差异。

例句:

《京雒》一词在古代文献中使用较多,例如:“五月京雒,三月陈蔡,九月济阴。”

组词:

与《京雒》相关的词汇有: 京城、雒城、京都。

近义词:

与《京雒》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京都、都城、帝都”。

反义词:

《京雒》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因为它指的是具体的活动和地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