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诎伸的意思、诎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诎伸的解釋

(1).屈曲和伸直。泛指舉止、舉動。《禮記·樂記》:“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其幹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淮南子·兵略訓》:“古得道者,靜而法天地,動而順日月,喜怒而合四時,叫呼而比雷霆,音氣不戾八風,詘伸不獲五度。”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八:“近緣久病,艱於動作,詘伸俯仰,皆不自由。”

(2).指隨時代與情勢的變化而或進或退,或動或止。《淮南子·人間訓》:“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詘伸、赢縮、卷舒,與物推移。”《漢書·匈奴傳贊》:“自 漢 興以至于今,曠世歷年,多於 春秋 ,其與 匈奴 ,有脩文而和親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有卑下而承事之矣,有威服而臣畜之矣,詘伸異變,強弱相反,是故其詳可得而言也。” 宋 葉適 《朝奉郎緻仕俞公墓志銘》:“公意承其考,變通詘伸以待天命,卒大報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诎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诎伸”讀作qū shēn,字面指屈曲與伸直的動作,常引申為人的肢體動作或行為舉止,例如《禮記·樂記》中描述舞蹈動作時提到“習其俯仰诎伸,容貌得莊焉”。

二、引申義

在抽象層面,該詞可表示根據環境變化調整進退策略,即“隨機應變”。如《淮南子·兵略訓》強調:“诎伸不獲五度”,體現順應時勢的智慧。

三、出處與例句

  1. 《禮記·樂記》:通過舞蹈動作展現禮儀莊重,如“執其幹戚,習其俯仰诎伸”。
  2. 宋·張世南《遊宦紀聞》:“诘伸俯仰,皆不自由”,形容身體受疾病限制的狀态。

“诎伸”既可指具體動作(屈伸),也可喻指行為規範或處世之道,需結合語境理解。其用法多見于先秦至宋代的文獻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诎伸的意思

《诎伸》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拖拽、拉長的意思。指的是物體或身體等在空間上被拉長或伸展。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诎伸》的部首是言,拆分後的筆畫數是10畫。

來源

《诎伸》是由“诎”和“伸”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诎”是指将東西緊攏、收斂的動作;“伸”是指将東西拉長、延伸。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将東西從緊縮的狀态伸展開來。

繁體

《诎伸》的繁體字為「詘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诎伸》的寫法為「訄伸」,其中的字形和現代寫法稍有不同。

例句

1. 她兩條腿伸得很長,身體像一根诎伸的弓。

2. 延展舌頭是貓的一種自然反應,它們喜歡诎伸身體的感覺。

組詞

诎步、诎節、诎頸、縱橫交诎

近義詞

拉長、延伸、伸展

反義詞

收縮、縮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