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籤帙的意思、籤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籤帙的解釋

标籤和書套。泛指書籍。 唐 陸龜蒙 《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複示榮唱再抒鄙懷用伸酬謝》:“抽書亂籤帙,酌茗煩甌機。” 宋 陸遊 《送猷講主赴李明府姜山之招》詩:“貫花籤帙壓車轅,惟子窮探到本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籤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義
    “籤帙”由“籤”和“帙”組成:

    • 籤:指書籍的标籤,用于标識書名或内容;
    • 帙:指包裹書籍的布套或函套,用于保護書卷。
      合稱時,泛指書籍或文獻。
  2. 文學與曆史用例
    唐代陸龜蒙在詩中提到“抽書亂籤帙”,宋代陸遊也有“貫花籤帙壓車轅”的描述,均以“籤帙”代指書籍的整理與保存。

  3. 現代與古代用法的差異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公文印章”,但這一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誤讀。主流權威釋義仍以“書籍”為核心。

  4. 相關詞彙擴展
    類似詞語如“籤幐”(qiān téng)也指書籤與書囊,進一步印證“籤帙”與書籍裝幀的關聯。

“籤帙”本義為書籍的标籤和封套,後引申為書籍的代稱,多見于古典文獻。若需具體詩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唐宋詩文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籤帙》的意思

《籤帙》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通常指的是用來記錄文書或文件内容的絹帛或紙張。它代表了古代人們對于書寫和記錄的重視,也是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籤帙》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籤”字的部首是“竹”,“帙”字的部首是“巾”。筆畫方面,“籤”字共有6筆,“帙”字有12筆。

來源和繁體

《籤帙》在古代是指用于記錄文書的一種特殊紙張。它源自于古代的文化和社會需求,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漢代和魏晉時期。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籤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籤帙》中的“籤”字在古代常常寫作“籤”,由于演變和簡化,成為了現代的“籤”。而“帙”字則保持了較為一緻的寫法。

例句

1. 古代官員常常使用籤帙來記錄政務和政令。

2. 老祖宗留下的籤帙,是我們研究曆史的重要資料。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籤字、簽名、帙冊、文帙。

近義詞:文件、文書、紙張。

反義詞:白紙、空白、無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