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奪取。《戰國策·趙策二》:“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騎射,臣恐其攻獲之利,不如所失之費也。”
“攻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權威資料總結如下:
攻獲(拼音:gōng huò,注音:ㄍㄨㄥ ㄏㄨㄛˋ)指“奪取”,常用于描述通過攻擊或戰鬥手段取得某物或某地。這一釋義在《戰國策·趙策二》中有明确記載:“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騎射,臣恐其攻獲之利,不如所失之費也。”
該詞多用于書面或曆史叙述,現代口語中較少見。需注意語境,避免與“收獲”(中性詞)混淆,因“攻獲”隱含武力或鬥争性質。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戰國策》原文或權威詞典。
攻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攻”和“獲”兩個字組成。
“攻”字的部首是“攴”,共有七畫;“獲”字的部首是“禾”,共有十五畫。
攻獲這個詞源于古代軍事中的戰術活動,意思是通過進攻而獲得勝利。它可以指戰争中的攻擊敵方并俘虜對方的行動,也可以指在競争或者比賽中取得勝利。
攻獲的繁體字為「攻獲」。
在古代,「攻」字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而「獲」字則略有區别,古時的寫法為「穫」。
1. 在曆史上,大将軍通過巧妙的戰術攻獲了敵方城池。
2. 這位選手通過不懈努力,在國際比賽中攻獲了金牌。
攻克、攻擊、獲勝、獲利
奪取、捕獲、戰勝
失去、被拖累、戰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