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芳樹的意思、芳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芳樹的解釋

(1).泛指佳木;花木。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三:“芳樹垂緑葉,清雲自逶迤。”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芳樹籠 秦 棧,春流遶 蜀 城。” 明 餘思複 《寒食日遊焦山》詩:“郭外參差一徑斜,亂煙芳樹帶樵家。”

(2).樂府曲名。《漢铙歌》十八曲之一。見《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漢铙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芳樹”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以下結合文獻資料進行詳細解析:

一、植物層面的釋義

  1. 泛指花木或佳木
    指散發香氣的樹木或花卉,常被用于描繪自然景色。例如:
    • 三國魏·阮籍《詠懷》中“芳樹垂緑葉,清雲自逶迤”,以芳樹綠葉與清雲相映,營造清幽意境;
    • 唐代李白《送友人入蜀》中“芳樹籠秦棧,春流遶蜀城”,用芳樹形容蜀道春色。

二、文學與音樂層面的釋義

  1. 樂府古曲名
    屬于《漢铙歌》十八曲之一,南朝梁武帝蕭衍曾以此為題創作同名五言詩,詩中“綠樹始搖芳,芳生非一葉”,通過芳樹意象暗喻事物相互關聯的哲理。此曲在樂府文學中常借自然景物表達情感或人生感悟。

三、綜合考據

從詞源來看,“芳”本義為花草香氣(如“芳香”“芳菲”),後引申為美好事物;“樹”則為木本植物的統稱。二者結合後,既可具體指代花木,也因文學化表達衍生出樂府曲名這一特殊文化符號。

如需了解樂府詩《芳樹》全文或具體賞析,可參考古詩文網等專業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芳樹》的意思和拆分部首和筆畫

《芳樹》是指以花香聞名的木質植物樹種,也可以泛指香氣撲鼻的樹木。

拆分部首:花(艹)木(木)

筆畫:5畫(艹+杆+撇)+ 4畫(木+丨)= 9畫

《芳樹》的來源和繁體

《芳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在古代,人們為了表示芳香的事物,加上了艹部(表示花草植物)和木部(表示樹木),形成了如今的《芳樹》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芳樹的寫法為「芳樹」,字形保持了基本的結構和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對于《芳樹》這個詞的寫法并不是完全統一的。不同的書法家和文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書寫方式,但基本結構一緻。

古時候寫《芳樹》的時候,會使用一種稱為「草書」的字體,字形簡潔,筆劃流暢。例如(示例部分字形):

芳:䒑、艿

樹:術、杅

這些古代寫法不常見于現代漢字書寫,但仍保留了一定的藝術價值。

《芳樹》的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例句:公園裡的芳樹散發出令人心曠神怡的香氣。

組詞:芳樹林、芳樹叢、芳樹花開

近義詞:香樹、芳香樹

反義詞:腐敗樹、臭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