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賊合污。指附賊。《新唐書·呂諲傳》:“帝復兩京,詔盡繫羣臣之污賊者。”
“污賊”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污賊”指與賊人同流合污,表示附逆或勾結盜賊的行為。該詞帶有貶義,強調道德層面的淪喪。
二、字義拆解
三、用法與語境
四、補充說明 當前該詞使用頻率較低,且搜索結果中暫無具體古籍例句。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污賊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那些行為不端、品行不好、道德敗壞的人。通常用于對罪犯、騙子、騷擾他人的人進行貶低和指責。
污賊的拆分部首為水(shui3)和貝(bei4),共有13個筆畫。
污賊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晉書·宼如鄧鴻傳》一書中,但其具體來源不詳。在古代,這個詞用于揭露那些不道德的行為,形容那些以不正當手段獲取財産的人,後來逐漸演變為對各種品行不端的人進行指責。
污賊的繁體字為「污賊」。
在古代,污賊的寫法存在一些變化。最早的寫法是「汚賊」,後來逐漸演變為「污賊」。這兩種寫法在音韻和意義上沒有本質區别,隻是在書寫形式上有所差異。
1. 這個污賊以各種手段騙取了老人的積蓄。
2. 那個污賊屢次偷竊他人財物,終于被警方逮捕。
污言穢語、賊眼低、賤賊
惡棍、無賴、敗類
正人君子、義士、清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