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昆明灰的意思、昆明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昆明灰的解釋

劫火的馀灰。後以指戰亂。 北周 庾信 《奉和闡弘二教應诏》:“無勞問待詔,自識 昆明 灰。” 倪璠 注引《三輔黃圖》:“ 武帝 初,穿 昆明池 ,得黑土。帝問 東方朔 , 朔 曰:‘ 西域 胡人知之。’乃問胡人,胡人曰:‘燒劫之餘灰也。’”亦作“ 昆明劫灰 ”。 元 王士熙 《骊山宮圖》詩:“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 昆明 有劫灰。” 清 錢謙益 《和高中丞平仲乘城記事》之五:“請看 襄 雒 新烽火,還道 昆明 舊劫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昆明灰”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典故詞彙,其含義與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昆明灰”指劫火(佛教概念中毀滅世界的大火)燃燒後的餘灰,後引申為戰亂或災難後的殘破景象。該詞也寫作“昆明劫灰”,常見于詩詞中表達對曆史滄桑的感慨。

2.出處與典故

3.文學中的象征意義

在古詩文中,“昆明灰”多用于:

4. 其他說明

需注意,現代網絡中有個别解釋将“昆明灰”描述為昆明天空的顔色(如),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與原典故無關,建議以傳統釋義為準。

若需進一步探究相關詩詞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搜神記》《庾子山集》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昆明灰》的意思

《昆明灰》是一個比喻性的詞語,通常用來形容陳舊、落後、保守的思想觀念或墨守成規的行為方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昆明灰》的拆分部首為日(白)和尢(愚),總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昆明灰》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昆明府志》中,當時用來形容昆明地區的土壤顔色,後來引申指代昆明地區的守舊保守思想。現在多用來形容人們思想觀念的迂腐。

繁體

繁體字為《崑明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昆明灰的寫法為「崑明灰」。

例句

1. 這個城市的守舊思想真是昆明灰,完全沒有創造力。
2. 我們不能固步自封,陷入昆明灰的思維定勢中。

組詞

昆明灰色、昆明灰土、昆明灰頭土臉、昆明灰陣、昆明灰色思維。

近義詞

陳腐、守舊、迂腐、頑固。

反義詞

開明、進步、創新、革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