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戮的意思、奴戮的詳細解釋
奴戮的解釋
亦作“ 奴僇 ”。謂施以刑辱,使為奴隸。《漢書·王莽傳中》:“《書》曰:‘予則奴戮女。’” 顔師古 注:“奴戮,戮之以為奴也。”《漢書·季布栾布田叔傳贊》:“及至困戹奴僇,苟活而不變,何也?”
詞語分解
- 奴的解釋 奴 ú 階級社會中受壓迫、剝削、役使的沒有人身自由的人:農奴。奴隸。奴婢(男 * 仆)。奴顔婢膝。奴性。 像對待奴隸那樣地:奴役。奴使。 使人甘受奴役地:奴化。 仆主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 戮的解釋 戮 ù 殺:戮屍。殺戮。 〔戮力〕合力,并力,如“戮戮同心”。 羞辱,侮辱:戮人(罪人)。戮民(受刑罰的人)。戮辱。戮笑(恥笑)。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奴戮”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刑罰術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構成
“奴”指将罪犯及其家屬貶為奴隸,《說文解字》釋為“奴婢皆古之罪人”;“戮”本義為斬殺,《玉篇·戈部》載“戮,殺也”。二字組合形成“奴戮”,特指将受刑者及其親屬同時施以籍沒為奴和處死的雙重刑罰,見于《尚書·甘誓》“予則孥戮汝”的記載。
二、曆史流變
- 先秦時期:作為軍法懲戒,《尚書》記載夏啟征讨有扈氏時以此威脅将士,東漢鄭玄注稱“大罪不止其身,又孥戮其子孫”。
- 秦漢演變:刑罰方式發生分化,《史記·孝文本紀》載文帝二年“除收孥相坐律”,但謀反等重罪仍保留族誅。
- 法制特征:體現古代“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威懾思想,清代法學家沈家本在《曆代刑法考》中指出該刑“所以寒逆亂之心”。
三、文獻互證
《漢書·王莽傳》載“敢有非井田聖制者,投諸四裔以禦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顔師古注引應劭曰“此即孥戮之遺法”。敦煌出土《唐律疏議》殘卷中明确區分了謀反罪的“正犯處斬,家屬配沒”分級處罰制度。
網絡擴展解釋
“奴戮”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讀音:nú lù
- 含義:指通過刑罰或侮辱手段将人貶為奴隸,包含“奴役”和“殺戮”雙重含義,強調對人身心的殘酷壓迫。
出處與用法
-
曆史典籍
- 出自《漢書·王莽傳》:“予則奴戮女”(意為“我将使你淪為奴隸并施以刑罰”),顔師古注解為“戮之以為奴也”。
- 《漢書·季布栾布田叔傳贊》提到“困戹奴僇”,指人在困境中被奴役卻仍堅持氣節。
-
成語結構
- “奴”指奴隸,“戮”為殺戮或刑罰,組合後表示通過暴力手段強迫他人為奴。
例句與語境
- 古代用法:“暴君奴戮百姓,緻民不聊生。”
- 現代引申:多用于文學或曆史叙述,描述壓迫性統治或極端剝削行為。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奴役、壓迫、踐踏
- 反義詞:解放、自由、善待
補充說明
- 權威性來源:滬江詞典、查字典等均以《漢書》為考據核心,釋義一緻。
- 現代適用性:該詞屬古漢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奧藴伯嶽不勃常馔剗新沉魚落雁傳名聰悟導驺電掃冬釭飯牀法刑風雨不透乖蹇乖僻關征規匿诂訓龢啰橫順紅顔薄命紅英假號奸鋒鲛國焦燎結了鳥浸潦急拍繁絃決筴亢位叩門聊天兒離塵聾啞漫洟蒙難眇歲銘心怕懼爬剔拚捐皮絲強起青禁客戚豎榕海容借勝友蛇魚屍白食輿水深火熱撕毀私積鹔鹴裘袒跣檀越翔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