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 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后以“及禄”指得官。 宋 梅尧臣 《送信安张从事吉甫兼及白使君》诗:“怜君能及禄,过我苦言归。”
“及禄”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词语,其含义与官职、俸禄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及禄指得官或获得官职俸禄。该词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典故:晋文公(晋侯)赏赐追随他流亡的臣子,但介之推未主动提及功劳,因此未被封赏,即“禄亦弗及”。后世以此引申为“获得官职”之意。
需注意“及禄”在具体语境中可能指人名(如安禄山)或地名(如禄丰),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及禄是汉语中的一个词汇,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它用于描述官员职位晋升后所获得的工资、奖赏、福利等。这个词汇的拆分部首是「白」和「巾」,总计8个笔画。
及禄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司乐》这本古代文献中。在繁体字中,「及禄」则是「及祿」的写法。
在古代,「及禄」这个词的写法稍有不同。其中「及」的写法由「⺼」代替了现在的「白」,而「禄」的写法则由「隹」代替了现在的「巾」。
1. 他履新后不久,就开始领取及禄。
2. 请求朝廷发给地方官员应得的及禄。
组词:禄位、禄吏、禄辞、禄铭、福禄。
近义词:薪饷、俸禄、俸祿。
反义词:失禄、失位、失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