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砭削的意思、砭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砭削的解釋

降低;減弱;萎縮。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三》:“特好臧貶先輩,輒攻人沿襲之短,氣象遂砭削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砭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單字釋義與古籍用例綜合理解:


一、核心釋義

砭削(biān xuē)指嚴厲批評、針砭貶斥,多用于形容對錯誤言行或社會弊病的尖銳批判。


二、古籍用例佐證

  1. 《明史·雒于仁傳》:

    “四箴以砭削聖躬,語雖狂悖,心實忠誠。”

    此處“砭削”指大臣雒于仁以《四箴疏》直言規勸萬曆皇帝,批評其過失(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版,卷234)。

  2. 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

    “若夫砭削邪頑,提醒愚昧,則又文人之天職。”

    強調文人應以文字批判邪謬、教化民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内篇二)。


三、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今多見于學術評論、曆史文獻研究等領域,如: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3. 《文史通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網絡擴展解釋

“砭削”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降低、減弱或萎縮,主要用于形容事物狀态或影響力的衰退。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砭削”由“砭”(古代用石針刺穴治病)和“削”(削減)組成,字面可引申為“通過治療手段削減病症”,後演變為描述事物衰退的抽象概念。其具體含義包括:

2.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或文學評論中。例如明代顧起綸在《國雅品·士品三》中批評某人“特好臧貶先輩,輒攻人沿襲之短,氣象遂砭削矣”,意為因過度貶低他人導緻自身格局萎縮。

3.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砭削”極少出現,更常見于學術或文學領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衰退”或“削弱”的引申義。

4.注意

部分網絡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嚴厲批評或制裁”,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引申或誤用,建議以“降低/減弱”為核心理解。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國雅品》原文或語言學工具書(如《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氅擺香堂苾勃草魚敞靜淳精蹴躇單刺倒載電椅釣差掉頭低服動蕩不定風旱夫腳個人混合泳過敏股息行齎居送花紙頭诨詞僭侈交切蠲平倦響據經檻緤扣抵掠奪麗觀靈标陵軋厲身劉寄奴麻縷諵諵讷讷尼聖普化錢筩欽賴犬牙相制屈尊沙民沙劘食檗守委刷洗水畜私愛四平四聲唆激坍縮星宛馮圍坐蕪鄙下馬牌小功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