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descend;stoop to] 客套話,指降低身分做某事
屈尊禮士
敬辭。委屈位尊者。語本《詩·小雅·蓼肅》“鞗革沖沖” 唐 孔穎達 疏:“屈己之尊,降接卑賤。”後常用作套語。《金6*瓶6*梅詞話》第三六回:“學生蝸居屈尊,多有褻慢,幸惟情恕。”《紅樓夢》第十三回:“要屈尊大妹妹一個月,在這裡料理料理。” 蕭軍 《八月的鄉村》十三:“司令到我們這裡……什麼好吃的也沒,真是屈尊啊!”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屈尊漢語 快速查詢。
“屈尊”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作為客套話使用,主要含義為地位尊貴者主動降低身份,與身份較低者交往或處理事務。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客套表達
在對話中表示對他人降低身份的感謝或歉意,例如:
文學與社會場景
多用于描述權貴階層與平民的互動,或上級對下級的主動接近,如《金瓶梅》中“蝸居屈尊,多有褻慢”。
“屈尊”既是一種社交謙辭,也反映傳統文化中的階層觀念。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為貶義。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詞義:屈尊是一個動詞詞義,意為降低身份,屈服于他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屈字的部首是屍,筆畫數為5;尊字的部首是寸,筆畫數為16。
來源:“屈尊”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最早見于《詩經·秦風·下泉》:“屈狄王之子,嘉我思不我!”文中“屈狄王”的意思是指狄國的君主放棄自己的尊貴身份,投靠他人。
繁體:繁體字“屈尊”寫作“屈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屈字以屍部為旁,中間寫“㇏”表示左右並列頭入。尊字以宀部為上半部,而下半部寫作“寸”,表示谏事勸進,表示屈服的意思。
例句:他屈尊求助于他人,以解決困境。
組詞:屈尊求助、屈尊服從、屈尊承認。
近義詞:低頭、降低身份。
反義詞:宣揚、傲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