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砭削的意思、砭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砭削的解释

降低;减弱;萎缩。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特好臧贬先辈,輒攻人沿袭之短,气象遂砭削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砭削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与古籍用例综合理解:


一、核心释义

砭削(biān xuē)指严厉批评、针砭贬斥,多用于形容对错误言行或社会弊病的尖锐批判。


二、古籍用例佐证

  1. 《明史·雒于仁传》:

    “四箴以砭削圣躬,语虽狂悖,心实忠诚。”

    此处“砭削”指大臣雒于仁以《四箴疏》直言规劝万历皇帝,批评其过失(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卷234)。

  2.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

    “若夫砭削邪顽,提醒愚昧,则又文人之天职。”

    强调文人应以文字批判邪谬、教化民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内篇二)。


三、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今多见于学术评论、历史文献研究等领域,如: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2.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3. 《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网络扩展解释

“砭削”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降低、减弱或萎缩,主要用于形容事物状态或影响力的衰退。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砭削”由“砭”(古代用石针刺穴治病)和“削”(削减)组成,字面可引申为“通过治疗手段削减病症”,后演变为描述事物衰退的抽象概念。其具体含义包括:

2.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或文学评论中。例如明代顾起纶在《国雅品·士品三》中批评某人“特好臧贬先辈,輒攻人沿袭之短,气象遂砭削矣”,意为因过度贬低他人导致自身格局萎缩。

3.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砭削”极少出现,更常见于学术或文学领域,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衰退”或“削弱”的引申义。

4.注意

部分网络资料(如)将其解释为“严厉批评或制裁”,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引申或误用,建议以“降低/减弱”为核心理解。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国雅品》原文或语言学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报到辩鬭兵饥宾萌伯乐相马参考书呈堂喘证耽惊瘅暑调摆耳福发癫法侣废职锋气刚断干活高尔基给役公大夫归行横隔合宅活忒忒讲量见经识经娇憨佳倩诘质箕箙经锄金红晋京击针考功莱妇蒙睃闷声不响蜜香末堂喃喃喏喏缥碧牵顿清客相公雀李曲傅壤童忍垢偷生扇车神霄绛阙十分惺惺使五分祀祷撕裂恬怠晚寒挖肉补疮污点象齿焚身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