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誡勗的意思、誡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誡勗的解釋

告誡勉勵。 南朝 梁簡文帝 《謝邵陵王禁锢啟》:“昔 繆肜 掩扉, 曹儀 著論,布衣兄弟,且相誡勗,以臣居長,終慚勸勵。” 唐 駱賓王 《豔6*情代郭氏贈盧照鄰》詩:“别日分明相約束,已取宜家成誡勗。” 宋 王禹偁 《射宮選士賦》:“與於祭者,所以昭乎寵光;削其地者,所以行乎誡勗。”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誡勗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誡勗”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結合了“告誡”和“勉勵”的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曆史用例

  1. 南朝時期:梁簡文帝在《謝邵陵王禁锢啟》中引用布衣兄弟“相誡勗”的典故,體現人際交往中的規勸與激勵。
  2. 唐代:駱賓王詩句“已取宜家成誡勗”,以婚姻倫理為例,表達對道德規範的勸勉。
  3. 宋代:王禹偁《射宮選士賦》用“誡勗”描述對士人的獎懲制度,既褒獎優秀者,也警示不合格者。

使用特點

引用提示

如需查閱完整文獻原文或更多用例,中标注的古典作品(如《射宮選士賦》、駱賓王詩作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誡勗》的意思

《誡勗》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警告和勸告。它含有教導和提醒他人謹慎言行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誡勗》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言部和力部。言部表示與言語有關,力部表示力量、行動。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誡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它是一部由許慎編纂的漢字字典,于西漢時期成書。在《說文解字》中,詞義被定義為教訓、勸告。

繁體

《誡勗》的繁體字為「誡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誡勗》的漢字寫法可能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具體的古時寫法可以參考古籍和銘刻。

例句

1. 我受到老師的誡勗,決定改正自己的錯誤。

2. 他向朋友提出誡勗,希望他注意自己的言行。

組詞

1. 誡勗書:指以勸誡和告誡為主要内容的書籍或文章。

2. 誡勗他人:勸告他人,在非法或不道德的路上,提醒他們謹慎行事。

近義詞

1. 忠告:勸告他人,提醒他們遵守規則和道德準則。

2. 勸誡:警告或告誡他人,使其改正錯誤或避免不良行為。

反義詞

縱容:縱容他人的錯誤或不道德行為,不加以警告或制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