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綏遠的意思、綏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綏遠的解釋

安定遠方。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務以德安近而綏遠。” 宋 曾鞏 《中書令制》:“某敏于學術,優有時材,以綏遠之謀,彌綸治具,以察微之智,練達事幾。”《清史稿·高宗紀二》:“庚戌, 周學健 奏捕天主教二千餘人。上以失綏遠之意,宥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綏遠是近代中國北方重要的曆史地名,其名稱源于漢語詞彙的複合結構。“綏”本義為車中繩索,引申為安撫、安定之意,如《說文解字》釋“綏,車中把也”;“遠”指空間距離長,象征邊疆地域。《尚書·仲虺之诰》載“綏厥士女”,即體現“綏”的治理内涵。二字組合形成“綏遠”,寓意中央政府通過懷柔政策安定邊疆,這一命名邏輯常見于清代至民國的行政區劃(《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曆史上,綏遠特指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設立的綏遠省,轄境涵蓋今内蒙古中部,省治歸綏(今呼和浩特)。該行政區承載着中原王朝經略蒙古高原的治理傳統,如清代設綏遠将軍駐防,民國時期延續為省級建制。1954年國務院撤銷綏遠省,其轄區并入内蒙古自治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

該地名在漢語語境中具有雙重文化意象:既指代地理空間上的塞北區域,又暗含“以文綏遠”的政治理念。現代文史研究中,“綏遠”常作為邊疆治理案例,出現在民族政策與曆史地理學領域(《近代邊疆史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綏遠”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詞語本義

“綏”原指登車時用于拉扶的繩索,引申為安撫、安定;“遠”指邊疆或遠方地區。組合後的“綏遠”最初表示通過安撫手段使邊疆地區安定,體現了古代對邊疆治理的重視。

二、曆史地名(1928-1954年)

作為中國舊省級行政區:

三、演變與現狀

1954年綏遠省撤銷,轄區并入内蒙古自治區,但“綏遠”作為曆史符號仍見于地名(如呼和浩特舊稱歸綏)和文化語境中,常被借喻邊疆穩定或曆史記憶。

注:該詞在當代已少作日常用語使用,更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特定文化表達中。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耶北溫帶表功臕壯不得哥兒們不絶如線承晏墨傳球道擾調露杜甫草堂頓口拙腮蒽醌染料繁阜繁節分謗附送高良姜何範講處挢挢驕滿假宿接種禁絕急穰穰來路遼陽鶴料整李冰厲禁镂銀廬九名片牛郎星抛甎引玉遷業穹宇圈識羣幹柔澤若有所失颯然讪議設難沈東陽盛放沈舟事不宜遲視同路人束手就擒死有餘僇俗家譚言微中讨分上無地自厝無析嗚唈像模象樣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