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拜神佛的台。《雲笈七籤》卷六八:“歇鑪出鼎於香壇之上。”
“香壇”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宗教和文化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禮拜神佛或舉行祭祀儀式的台座。以下是詳細解釋:
“香壇”指用于供奉、焚香或舉行宗教儀式的台狀設施,常見于寺廟、道觀或祭祀場所。其名稱由“香”(焚香)與“壇”(高台)組合而成,強調通過焚香與神靈溝通的功能。
宗教典籍
《雲笈七籤》(道教經典)提到“歇鑪出鼎於香壇之上”,表明香壇在道教儀式中用于放置香爐、丹鼎等法器。
詩詞引用
香壇不僅是物理空間,更象征人與神靈的聯結媒介。其設計常包含宗教符號(如蓮花、八卦),并遵循方位規制(如坐北朝南),體現古人對信仰的具象化表達。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或宗教儀軌,可參考《雲笈七籤》或唐代佛教文獻。
《香壇》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供奉香火的地方,特指用來燃香祭祀神靈的壇台。
《香壇》的拆分部首是⺾和土,部首拼音分别為mei和tu。它的總筆畫數為10。
《香壇》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宗教和祭祀活動,用于祭奠神靈的燃香地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香壇」。
在古時候,香壇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變化,具體寫法參考古代文獻和碑刻。但總體來說,它的基本意思和現代使用相似。
1. 她每天早晨都會在家裡的香壇上燃香祈福。
2. 香壇上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整潔而莊重。
香火、壇台、燃香、祭祀、神靈、供奉、燃香祈福。
供桌、祭壇、祭台。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