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娉納 ”。1.古代婚禮中的問名、納币。《荀子·富國》:“男女之合,夫婦之分,婚姻娉内,送逆無禮。” 楊倞 注:“聘,問名也。内讀納,納币也。” 梁啟雄 簡釋:“正文作‘娉’,注文作‘聘’。娉,本字;聘,叚字。”
(2).借指娶妻。《周書·皇後傳序》:“若娉納以德,防閑以禮,大義正於宮闈,王化行於邦國,則坤儀式固,而鼎命惟永矣。”
“娉内”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涉及婚姻禮儀,具體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娉内”是古代婚姻制度的重要術語,既指具體禮儀步驟,也代指婚姻締結行為。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荀子》或《周書》相關注釋。
《娉内》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形容女子柔順、溫柔的樣子或行為舉止。通常用來描述女子的美德、品質或令人感到舒適的氛圍。這個詞彙中蘊含了女性的婉約、溫柔和善良等美好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娉内》這個詞由部首組成,分别是“妣”和“丹”。其中,“妣”在字形上代表了一個女性的形象,而“丹”則是一個基礎字形。娉内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娉内》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一篇中,意指女性的柔順、恬靜的美德。在古代文學和詩詞中,這個詞經常用來形容女子的優雅和溫柔。如《古詩十九首》中有句“露兮覺神潔,娉内果遺乖”,形容女性的婉約之美。
繁體《娉内》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書寫為「娉內」。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常常變化,娉内這個詞也不例外。在古代的文獻中,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寫法。例如,有的寫作「娉紉」,意思也是溫柔可愛。這些變化可以反映出不同朝代的文化差異和漢字演變的過程。
例句1. 山泉潺潺,芳草如茵,使人感到一股娉内的氣息。
2. 她的一笑,充滿了溫柔娉婷的風姿。
組詞娉婷、娉媚、娉婷妩媚、娉婷入狀等。
近義詞娉媚、婉約、溫婉、柔美
反義詞剛烈、粗魯、兇惡、粗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