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名。叫聲似“姑惡”,故名。也叫“苦惡鳥”、“白胸秧鳥”。 宋 蘇轼 《五禽言》詩之五:“姑惡,姑惡。姑不惡,妾命薄。”自注:“姑惡,水鳥也。俗雲婦以姑虐死,故其聲雲。” 清 龔自珍 《金侍禦妻诔》:“鳥名姑惡,誰當雪之?蔌名慈姑,又誰植之?”
“姑惡”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區分:
基本定義
指一種水鳥,學名白胸苦惡鳥,屬鶴形目秧雞科。因其鳴叫聲類似“姑惡”發音而得名,民間也稱“苦惡鳥”。
文學與民俗關聯
生物學特征
該鳥常見于濕地環境,胸羽白色,叫聲凄厲,民間常将其鳴叫與悲情故事相聯繫。
提到“姑惡”可解為“姑且容忍”,由“姑且”與“惡”組合而成,表示暫時忍耐不利狀況。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資料中未見佐證,可能屬于邊緣化或語境特定的解釋,需謹慎使用。
總結建議:在文學、生物學語境中,“姑惡”主要指代苦惡鳥;若遇到“姑且容忍”的釋義,建議結合具體文獻進一步考證。
《姑惡》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姑且忍耐惡意或姑且容忍惡行。它多用于勸人忍耐或容忍不順心的事情或人。
《姑惡》的兩個字分别由“女”和“心”兩個部首構成。
“姑”字的筆畫數為8畫,部首是“女”。
“惡”字的筆畫數為10畫,部首是“心”。
《姑惡》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書禹》:“以亂以救,可以姑惡。”意為面對混亂的局面,為救治大局,可以暫時忍耐惡勢力。
《姑惡》的繁體字為《姑惡》。
《姑惡》在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的意思和用法基本相同。
1. 面對沖突,我們應該姑惡忍耐,以和為貴。
2. 雖然對方不友善,但我們還是選擇姑惡容忍,不與其發生沖突。
3. 在團隊合作中,有時需要姑惡一時,達到更長遠的目标。
1. 姑息忍讓:暫時容忍或忍讓。
2. 忍氣吞聲:委屈地忍受,不敢發聲。
1. 過目不忍:看不下去,無法忍受。
2. 默默忍受:默默忍耐或承受困難。
1. 正直堅持:堅持正義原則,不容忍惡行。
2. 斬釘截鐵:毫不妥協,不姑息任何錯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