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使者所持的竹節,以牦牛尾作飾。髦,通“ 旄 ”。《後漢書·孔融傳》:“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節之使。”
“髦節”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分析:
古代使者符節
根據、、等網頁,“髦節”指古代使者所持的竹制符節,以牦牛尾裝飾,用于作為身份憑證。其中“髦”通“旄”(牦牛尾),而“節”為符節。例如《後漢書·孔融傳》記載:“日磾以上公之尊,秉髦節之使”,體現了其作為外交或官方使命的象征意義。
道士法力的象征
在道教文化中,“髦節”(或寫作“毛節”)被引申為道士施展法力時使用的符節,具有宗教儀式功能、。
可能的誤用或引申
提到“髦節”為成語,表示“品行高尚、堅守原則”,但此解釋未見于其他權威來源,可能是對“節操”類詞彙的誤用或文學引申,需謹慎采納。
主流含義為古代使者的符節,多見于曆史文獻;道教用法屬衍生義;成語用法需進一步考據。建議優先參考《後漢書》等典籍中的原始語境。
《髦節》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髦和節。髦節合在一起,表示一個節日或者慶典。
《髦節》的部首是髟(髟是頭發部首),頭發長而美麗。它的總筆畫數是16畫。
《髦節》一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是上古時代就有的詞語,它所表達的意義是慶祝、盛典或者節日。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為「髦節」。
在古代漢字中,髦的寫法為「髦」,是由髟部和「毛」字旁組成的。而節的寫法為「節」,由「竹」部和「即」字旁構成。
1. 明天是我國的國慶日,将舉行盛大的國慶髦節慶典。
2. 鎮上的居民每年的農曆春節都會舉辦一場熱鬧的髦節活動。
3. 這個城市的髦節持續了一個星期,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看。
- 節日:指特定日子的慶祝活動。
- 慶典:指慶祝或紀念特定事件的儀式活動。
- 盛典:指規模盛大,隆重慶祝的盛大活動。
- 鬮節:指慶祝豐收或者盛大節日的活動。
- 祝典:指為了紀念或慶祝特殊場合而舉行的盛大宴會。
- 憂慮:指擔心、焦慮或困擾。
- 日常:指平常、普通的日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