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更籌的意思、更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更籌的解釋

(1).古代夜間報更用的計時竹籤。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應令》詩:“燒香知夜漏,刻燭驗更籌。” 宋 歐陽澈 《小重山》詞:“無眠久,通夕數更籌。” 明 朱鼎 《玉鏡台·聞雞起舞》:“多少紅樓長夜宴,歡娛甚,獨教辛苦執更籌。”

(2).借指時間。 唐 李福業 《嶺外守歲》詩:“冬去更籌盡,春隨鬥柄迴。” 元 範康 《竹葉舟》第三折:“你不索問更籌,則看這水雲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更籌”是古代漢語中的計時工具,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計時竹籤
    指古代夜間報更時使用的竹籤,用于記錄時間推移。古人将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通過更換更籌來提示時辰。例如:

    • 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應令》提到“刻燭驗更籌”,描述了通過更籌确認時間的場景。
    • 《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官員需在文書上标注“晝題時刻,夜題更籌”,說明其作為官方計時工具的功能。
  2. 借指時間
    後引申為時間的代稱,常見于詩詞中。如:

    • 唐代李福業《嶺外守歲》用“冬去更籌盡”表達歲末時間流逝。
    • 宋代歐陽澈《小重山》中“通夕數更籌”則通過清點更籌的動作,暗指徹夜未眠。

文學應用
更籌常出現在古典文學中,如辛棄疾、範康等文人的作品,兼具實用計時與詩意意象的雙重功能,反映了古代時間計量方式的特色。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更籌(gēng chóu)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的是在已有計劃或安排基礎上再進行進一步的籌劃和考慮。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更:辶(走之辶)+ 曰(言之曰)= 7畫 - 籌:⺮(竹)+ 筰(竹田)+ ⺳(竹)= 12畫 來源: 更籌的意思來源于當初人們用竹片做成圓筒形狀的計數工具,以便記錄和計算。後來,這個詞慢慢演化為表示進一步的籌劃和考慮。 繁體: 更籌的繁體字形為「更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更籌的寫法并不完全相同。根據曆史文獻記載,更籌在不同的時期使用了不同的字形,比如「更籌」和「更倚」等。 例句: - 在完成這個項目的基本規劃後,我們需要進行更籌,以确保一切都在預期範圍之内。 - 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我們需要更籌應對。 組詞: - 調更:調整并更改原定計劃。 - 籌碼:代表一定價值的小物件,用于賭博等活動。 近義詞: - 重新籌劃、再計劃、進一步計劃 反義詞: - 定籌、決籌、穩定計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