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藜的意思、青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藜的解釋

(1).指藜杖。 唐 劉言史 《山中喜崔補阙見尋》詩:“鹿袖青藜鼠耳巾,潛夫豈解拜朝臣。” 宋 王安石 《晝寝》詩:“井徑從蕪漫,青藜亦倦抉。” 明 徐渭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觀潮夜歸示》詩之三:“ 阿宣 也鎖書堂去,獨曳青藜詠玉簪。”

(2).《三輔黃圖·閣》:“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校書 天祿閣 ,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見 向 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 向 ,授《五行洪範》之文。恐詞説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請問姓名,雲:‘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卯金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後因以“青藜”指夜讀照明的燈燭。 宋 王安石 《上元戲呈貢父》詩:“不知太一遊何處,定把青藜獨照公。”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金蓮燭,祥光普照,喜得紅雲飛繞,依稀似對青藜耀。” 清 陳鵬年 《冬日感懷》詩:“直廬夜檢青藜照,講幄朝呈《白6*虎通》。”

(3).借指苦讀之事。 明 孫仁孺 《東郭記·則得妻》:“衣冠俊雅,為姻親青藜抛下。” 清 陳維崧 《滿江紅·怅怅詞》詞:“問何為潦倒、青藜筆硯。老大怕逢裘馬輩,颠狂合入煙花院。”

(4).借指讀書人。 明 夏完淳 《軍宴》詩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從 細柳 識軍威。”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青藜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青藜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

    青指顔色(蒼翠、深綠),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屬藜科),故字面指青綠色的藜草。藜在古代是常見野菜,莖稈老硬後可作手杖,如《本草綱目》載:“藜莖老可作杖。”

    來源:《漢語大詞典》(ISBN 9787543200472)

  2. 引申義

    青藜杖的簡稱,特指以藜莖制成的拐杖。因藜杖輕韌且易得,成為文人隱士的象征,如宋代劉克莊詩:“孤燈照影聽初雞,攬辔情懷倍慘凄。雪深尤畏青藜滑,雲起還愁白晝迷。”

    來源:《全宋詩》卷三千五百


二、文化意象

  1. 夜讀與勤學的象征

    典出《三輔黃圖·閣部》所載西漢劉向“燃藜夜讀”傳說:劉向校書天祿閣時,夜有黃衣老者“植青藜杖”叩門,吹杖端火焰授其學問。後世遂以“青藜”喻苦讀、治學或照亮知識的光芒,如明代唐寅詩:“青藜午夜照書樓。”

    來源:《三輔黃圖校注》(ISBN 9787101139971)

  2. 隱逸與清貧的意象

    因藜草生于荒野,其杖為山野隱者所用,故“青藜”常寄托超脫世俗、安貧樂道之情。如蘇轼《和陶貧士》:“青藜半圭角,獨照幽人眠。”

    來源:《蘇轼詩集》卷四十一


三、文學應用

在古典詩文中,“青藜”多用于: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2. 何清谷. 《三輔黃圖校注》[M]. 中華書局, 2012.
  3. 蘇轼. 《蘇轼詩集》[M]. 中華書局, 1982.
  4. 傅璇琮等. 《全宋詩》[M].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
  5. 王立. 《中國文學意象研究》[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青藜”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四種含義,其釋義與典故來源如下:

  1. 指藜杖
    藜杖是用藜莖制成的拐杖,因顔色青黑得名。例如唐代劉言史《山中喜崔補阙見尋》詩雲:“鹿袖青藜鼠耳巾,潛夫豈解拜朝臣。”

  2. 夜讀照明的燈燭
    源自《三輔黃圖·閣》記載的典故:漢代劉向校書天祿閣時,夜間有黃衣老人持青藜杖叩門,吹杖端生煙為其照明,并傳授《五行洪範》之文。後人以“青藜”代指夜讀燈燭,如王安石詩“定把青藜獨照公”。

  3. 借指苦讀之事
    因劉向夜讀受教的典故,“青藜”被引申為勤學苦讀的象征。明代孫仁孺《東郭記》中“為姻親青藜抛下”即用此意。

  4. 代指讀書人
    例如明末夏完淳《軍宴》詩中的“自愧青藜陪客座”,以“青藜”暗喻文人身份。


該詞既可指具體事物(藜杖、燈燭),也可抽象為勤學或文人群體,文化意涵豐富。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典故與詩詞用例,完整釋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並行不悖策牍差價成衣赤墀川坻春繁怵惕恻隱村塾東北多景樓訪訊風頭浮籤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刮躁瑰材寒篁绛台鑒湖賤事角匕剿洗鏡澈精通金價灸眉給養郡縣開足馬力恐呵闚問臨危不懼離聲龍勢駡唧唧猛哥丁民憤南戒女順賠産骈肩累迹偏為榮庇煞帳深崄射堂手不應心手頭不便水備水匪輸辇抒思透映瓦缶武臣無賴賊仙伯歇工戲懈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