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right]∶日出時光亮的樣子
(2) [(of eyes) glistening]∶[目光] 閃爍的樣子
(1).日初出漸明貌。 唐 盧綸 《臘日觀鹹甯王部曲娑勒擒豹歌》:“山頭曈曈日将出,山下獵圍照初日。” 宋 王安石 《馀寒》詩:“曈曈扶桑日,出有萬裡光。” 魯迅 《集外集·斯巴德之魂》:“初日曈曈,照 斯巴德 之郊外。”
(2).明亮貌。 南朝 梁 何遜 《苦熱行》:“昔聞草木焦,今覩沙石爛。曀曀風愈靜,曈曈日漸旰。” 唐 張籍 《相和歌辭·董逃行》:“ 洛陽 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6*宮。” 宋 範成大 《新嶺》詩:“曈曈赤幟張,昱昱金鉦上。” 清 唐孫華 《夏旱述憂》詩之一:“乾埃滾滾黏青草,落日曈曈散赤氛。”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曈曈漢語 快速查詢。
“曈曈”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該詞多用于描繪自然景象,尤其在描述日光時具有生動的畫面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曈曈(tóngtóng)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天空明亮而微暗的樣子。它表示清晨或黃昏時,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或緩緩落下的時刻。曈曈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微光、微亮的感覺。
曈曈這個詞的部首是日(rì),共有17個筆畫。
曈曈源自于《詩經·召南·采葛》:“曈曈者,天之神明。”
曈曈的繁體字為「曈曈」。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曈曈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1. 清晨的曈曈光芒照亮了整個大地。
2. 黃昏時分,天空彌漫着一層曈曈微光。
3. 在曈曈的微光下,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天。
曈曈春光、曈曈微光、曈曈夕陽
明媚、明亮、豔陽、璀璨
灰暗、昏暗、陰沉、黑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