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憑肩的意思、憑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憑肩的解釋

以手靠在别人肩上。 唐 白居易 《新豐折臂翁》詩:“玄孫扶向店前行,左臂憑肩右臂折。” 宋 辛棄疾 《念奴嬌·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韻》詞:“月下憑肩,花邊繫馬,此興今休矣。”《金史·完顔忠傳》:“ 太祖 與 迪古乃 憑肩而語曰:‘我此來豈徒然也,有謀於汝,汝為我決之。’”


亦作“ 憑肩 ”。倚肩或把手臂放在别人肩上。 清 洪昇 《長生殿·得信》:“七夕對牽牛,正夜半凴肩私咒。” 劉國鈞 《月詞》詩之七:“記得憑肩花底坐,含情羞見影雙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憑肩"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文學色彩的詞彙,指人将手臂或身體倚靠在他人肩部的動作,常見于詩詞曲賦中,用以表現親密關系或肢體依賴。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憑"在此處作"倚靠"解,"肩"指人體肩部,二字組合後形成動賓結構的複合詞。

從語源考據角度,該詞可追溯至唐代文人作品。白居易《長恨歌》中"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的語境下,曾出現"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的肢體互動描寫,雖未直接使用"憑肩"二字,但為後世文人塑造類似場景提供了意象基礎。宋代詞人晏幾道在《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鐘》中明确記載"猶恐相逢是夢中,憑肩私語月胧朧"的用法,成為該詞在文學創作中的典範案例。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仍保留着特殊情感内涵:既可用于形容戀人間的親密依偎,如《紅樓夢》脂硯齋評本中"寶玉憑肩而觀詩稿"的批注;也可表現長幼之間的扶持關系,清代《兒女英雄傳》第三回"老者憑肩少年郎"即屬此例。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屬于書面雅語,日常口語中多改用"靠着肩膀"等白話表達。

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考釋,"憑肩"在構詞法上屬于"同義複詞"類型,"憑"與"倚"在《說文解字》中互訓,均含"依幾"之本義,這種構詞方式強化了動作的持續性特征。當代語言學家王力在《漢語史稿》中指出,此類複合動詞在唐宋時期大量出現,反映了當時漢語雙音化的發展趨勢。

網絡擴展解釋

“憑肩”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出處與用法

  1. 文學典故

    • 唐代白居易《新豐折臂翁》中寫道:“玄孫扶向店前行,左臂憑肩右臂折”,描繪了老人被攙扶時倚靠他人肩膀的情景。
    • 宋代辛棄疾《念奴嬌·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韻》中“月下憑肩,花邊繫馬”則隱含戀人依偎的意境。
  2. 情感表達
    該動作常象征親密關系或信任,如清代洪昇《長生殿·得信》中“憑肩私咒”暗指戀人間的私語,而“憑肩語”一詞更直接指代親密交談。


現代語境

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文學賞析或曆史語境中,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其情感色彩。例如,可形容友人扶持、戀人依偎或長輩被攙扶等情境。

别人正在浏覽...

包籠苞枿飽以老拳潺淙成礦承天之佑創殘呆頭呆腦淡飰大情大宛多壘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分巡道蓋頭趕趁甘鼠跟底枸那姑妹橫行不法傑大讦訴計伐稱勳計費卷頭科白轲峨靈刹麟寺輪蹄驘軍妙采募民難名念佛甯南盤石之固袍帶丑情迷人夫上緊聖人師屍蟲十四行詩石垠守恒霜松樹萱嗣紹死中求活濤波退廢外賣文臣無祿下番校理謝啟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