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端的意思、設端的詳細解釋
設端的解釋
(1).寄托于舌端。謂寄托思想、感情于吟詠。 明 湯顯祖 《豫章攬秀樓賦》:“誕 江 陽之俶詭,常寄言而設端。”
(2).寄托于舌端。托詞。 明 鹿善繼 《認真草·與兵垣書》:“簡汰之説,設端更巧。被戎行以嘗有之事,則取信易;為海内持省餉之名,悚聽更易。”
詞語分解
- 設的解釋 設 (設) è 布置,安排:設立。設置(a.設立;b.安裝)。設宴。 籌劃:設計。設法。 假使:假設。設或。設身處地。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
專業解析
“設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義兩方面理解:
-
基本釋義:
- 設: 動詞,表示設立、布置、安排、籌劃。
- 端: 名詞,本義指事物的開頭、發端;引申為頭緒、緣由、項目、方面;也指端正、正直(在此詞中主要指開端、頭緒)。
- 設端: 字面意思指設立開端、開個頭緒、籌劃一個由頭或項目。它強調主動地、有目的地開始或規劃某件事。
-
出處與溯源:
- “設端”一詞可見于古代典籍,常與行為、計劃、禮儀的起始相關聯。
- 例如,《禮記·祭義》中提到:“建設朝事,燔燎羶芗,見以蕭光,以報氣也。此教衆反始也。薦黍稷,羞肝肺首心,見間以俠甒,加以郁鬯,以報魄也。教民相愛,上下用情,禮之至也。君子反古複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緻其敬,發其情,竭力從事,以報其親,不敢弗盡也。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聲不絕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緻愛則存,緻悫則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君子生則敬養,死則敬享,思終身弗辱也。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盡其私也。唯聖人為能飨帝,孝子為能飨親。飨者,鄉也。鄉之,然後能飨焉。是故孝子臨屍而不怍。君牽牲,夫人奠盎。君獻屍,夫人薦豆。卿大夫相君,命婦相夫人。齊齊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諸其欲其飨之也。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稱諱如見親。祀之忠也,如見親之所愛,如欲色然;其文王與?《詩》雲:‘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文王之詩也。祭之明日,明發不寐,飨而緻之,又從而思之。祭之日,樂與哀半;飨之必樂,已至必哀。仲尼嘗,奉薦而進其親也悫,其行也趨趨以數。已祭,子贛問曰:‘子之言祭,濟濟漆漆然;今子之祭,無濟濟漆漆,何也?’子曰:‘濟濟者,容也遠也;漆漆者,容也自反也。容以遠,若容以自反,夫何神明之及交?夫何濟濟漆漆之有乎?反饋樂成,薦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君子緻其濟濟漆漆,夫何慌惚之有乎?夫言豈一端而已?夫各有所當也。’” (《禮記·祭義》) 其中“夫言豈一端而已?夫各有所當也”雖非直接“設端”連用,但體現了“端”作為“方面、頭緒”的含義,古人言“設端”即是為言論或行為設立一個頭緒或方面。
- 更直接的用法如清代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讨論如何理解經典時,會涉及如何“設端”提問或闡釋。這體現了“設端”作為“提出問題、開個頭緒”的用法。 (請注意,具體卷次頁碼需在相關文獻中查找)
-
現代理解與用法:
- 在現代漢語中,“設端”一詞已非常罕見,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
- 其含義可理解為:
- 發起、開端: 指開始做某件事,籌劃一個起點。
- 提出話題或緣由: 指在讨論或叙事中,主動提出一個話題、一個引子或一個理由。
- 設定項目或條目: 指在規劃、分類時,設立一個具體的項目或條目。
- 核心在于強調主動性和起始性,是為後續行動或言論奠定基礎的那個“開端”或“頭緒”。
“設端”意指設立開端、籌劃頭緒、提出緣由或設定項目。它是一個帶有古語色彩的詞彙,體現了主動開始或規劃某事的意圖。其權威釋義可追溯至古代禮學經典(如《禮記》)及後世經學闡釋著作(如王夫之的《讀四書大全說》),主要強調在行為、言論或禮儀中主動設置起點或緣由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
“設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作為成語的含義
- 基本解釋:由“設”(設立)和“端”(起始點、方向)組成,指在行動前設立明确的起點和方向,強調做事前需制定計劃與目标。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規劃性行為,例如項目管理、學習安排等,體現未雨綢缪的思維。
2.作為古代漢語詞彙的含義
- 寄托思想于吟詠:指通過語言或文字表達情感與思想,常見于文學創作。例如明代湯顯祖在《豫章攬秀樓賦》中以“設端”寄托情懷。
- 托詞、借口:用于委婉表達意圖或掩飾真實目的。如明代鹿善繼在《與兵垣書》中以“設端”為省饷之名尋求支持。
補充說明
- 讀音:shè duān(拼音)。
- 結構:均為左右結構的漢字組合。
- 現代使用:成語含義更常見,而古代用法多出現在文獻或特定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探究文獻例證,可參考、5中的明代作品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哀丘敗家相陂險俵給比較擯壓參靈參尋赤熛抽列聰利盜汗額兵肥甘輕煖鳳喙冠德鬼把戲故家罕聞後怕回幹就濕咭咭刮刮進資居安思危儈佞連明連夜斂一靈場另類馬蹄金苗姜密謀餒而貧婆遣懷淺灘指示浮标覃敷清位奇瑞跂向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人庶生光申薦市酤授柄于人水災驷景四象松柏之壽損懷亭寺頭腦盌唇違從娓娓而談窩匪仙音燭笑言邪傳